文山州規范農村產權交易,維護村民合法權益——
算清陽光賬 看好家底子
700畝土地承包經營權對外招租,挂牌價格50萬元,最終成交價56萬元﹔口岸旁13個商鋪進行出租競拍,成交價8.19萬元,比預計多出2萬元。農村產權交易上平台,既為村集體算清了“陽光賬”“經濟賬”,又能喚醒更多農村“沉睡”資產——這一舉措受到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很多基層干部和群眾的點贊。
最近,麻栗坡縣麻栗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受茅草坪村委會茅草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委托,對茅草坪村爛告林場杉樹進行公開拍賣。該資產交易起拍價為6萬元,共9家意向受讓人報名,8家競拍人參與競拍。經過16輪競價,最終以17.5萬元的價格成交,交易溢價率達到291%。
看好“家底子”,守好“錢袋子”,當天火爆的交易氛圍和高增值率,給一批特殊的觀摩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交易當天,麻栗鎮組織全鎮17個村(社區)集中現場觀摩項目交易。各村(社區)負責人紛紛表示,進場交易能夠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化解場外交易帶來的矛盾風險,維護村民合法權益,保護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益。
“以前要想把村上的固定資產進行流轉,都是直接到村上來談,不但價格叫不上去,還不正式,而且村民們對價格也不信服、不滿意。通過進交易中心競拍,全程有監督員,大家都很認可。”茅草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成仙說。
劉成仙的感受頗具代表性。以前,每次村裡進行土地發包,都是村干部最撓頭的時候,怕被質疑優親厚友。如今進平台交易,交易過程公開透明,糾紛少了,村集體收入增加了,村民滿意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作為全省農村產權交易工作唯一的試點州,文山州積極推動農村資源要素流轉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盤活農村資源資產,激發農村市場活力,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激發了鄉村振興動能。
試點工作推進以來,文山州在已建成68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場所的基礎上,對13個試點鄉鎮(街道)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規范化建設。同時,由州農村產權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監制,制作全州統一的《文山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鑒証書》,由文山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統一登記並加蓋“文山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鑒証章”,按照“一書一証件編號”進行規范,為金融部門抵押融資提供了重要依據。
文山州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了農村產權交易改革帶來的發展變化。隨著農村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市場建設日漸成熟,集體資產在“陽光下”運行成為共識和常態。據統計,自2022年8月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到2023年12月,全州共完成1772個農村產權交易項目,交易總額91452.76萬元。
記者手記
隨著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日益活躍,越來越多的村集體和農戶嘗到了產權交易的甜頭。平台成立之初一些鄉村干部和群眾尚有觀望情緒,如今農村產權從確權、賦權到活權全流程已經完善,既解決抵押物價值難確定問題,還消解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問題。文山的試點証明,產權改革激發鄉村振興澎湃活力。8月,雲南省發布《雲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農村產權流轉電子交易規則(試行)》,各地應以此為契機,推動實踐創新,規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促進農村生產要素合理、有序流動,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匯聚鄉村振興新動能。(記者 張文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