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一堂堂思政課 講述民族大團結

連日來,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岩克姆,深入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各鄉(鎮)、學校以及群眾家中,與大家分享民族團結誓詞碑故事,為西盟縣干部群眾講授了一堂堂生動的民族團結思政課。
“拉勐,作為普洱民族團結的楷模、維護邊疆安定的英雄,為佤山解放事業和各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在中課鎮班箐村拉勐紀念碑前,岩克姆聲情並茂地講述著拉勐的故事,仿佛將大家帶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岩克姆介紹,當年,拉勐出席普洱專區第一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並於1951年元旦在普洱紅場用佤族習俗剽牛結盟,與26個民族代表一起豎立民族團結誓詞碑,成為了民族團結的典范。
“我們要將民族團結的精神不斷地傳承和發揚下去。”岩克姆說,西盟縣作為民族團結的重要陣地,更應肩負起這一重要使命,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參與學習的干部群眾和師生們也深受觸動,紛紛表示將以拉勐為榜樣,以實際行動踐行民族團結的精神。
中課鎮班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岩將表示,將永遠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續寫好民族團結誓詞碑故事,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
“聆聽了拉勐爺爺的故事,我們深受教育和啟發。我們要銘記革命先輩的功績,學習他們的紅色精神,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課鎮班箐村小學學生趙芸彩說。
在群眾家中,岩克姆與大家親切交談,分享著民族團結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民族團結是我們共同的財富,隻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岩克姆說。
“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將續寫好民族團結誓詞碑的故事,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宣傳者、倡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為西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工作盡職盡責。”岩克姆說。(奚川江、魏妮楠)
來源: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