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新舊婚姻觀念碰撞下的紅色法治洗禮

——《小二黑結婚》原型人物的背后

2024年01月12日08:43 |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舊婚姻觀念碰撞下的紅色法治洗禮

  《小二黑結婚》是著名作家趙樹理1943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主要描寫了抗戰時期解放區一對青年男女為追求婚姻自由,沖破封建觀念和守舊家長的阻撓,最終結為恩愛夫妻的感人故事。小說以晉冀魯豫邊區一偏僻農村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件為背景,反映了當時社會變革下部分群眾對封建婚姻舊俗的固執認知和接受新婚姻法洗禮后的思想變化。

  1943年4月,趙樹理到山西左權縣搞農村調查,在和房東家一個親戚拉家常時,得知那位親戚有個侄子名叫岳冬至,是村裡的民兵小隊長,因為與該村女子智英祥自由戀愛,結果被村裡幾個愛慕智英祥的青年失手打死。相關部門獲悉這一情況后,經過多次偵訊,案情最終大白,依法懲辦了凶手。

  趙樹理獲悉事情原委后,隨即進行了調查,發現男女兩家都不支持兩人的“自由戀愛”,反而認為岳冬至被打死雖然不該,但“教訓教訓”則是理所當然的,村民也大多持有同樣的觀點。而當時,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制定的《晉冀魯豫邊區婚姻暫行條例》已經頒布一年多,其第四章第十條就明確規定,結婚須男女雙方自願,任何人不得強迫。此外,對訂婚、解除婚約、結婚、離婚、子女問題也有明確的規定。由於該村偏僻,村民對此一無所知,反而認為這起案子是年輕人之間“爭風吃醋”所引發的。

  為了解決在邊區普遍存在的這一社會問題,提高邊區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趙樹理以岳冬至為原型創作了《小二黑結婚》,並將故事結果由悲劇改為了喜劇,借此宣傳新婚姻法。小說一經問世,經過多方宣傳,邊區群眾對男女婚姻自由的原則有了認識,也開始重新審視“岳冬至一案”,思想發生了較大變化。越來越多的邊區男女青年沖破封建枷鎖,自由戀愛、自主結婚,逐漸從封建思想的束縛中解脫了出來,並且還激發了更多婦女積極參與到革命事業中來。

  小說原型人物生活在晉冀魯豫邊區,地處四省交界區域,地理環境封閉、交通條件落后,傳統封建倫理和宗法家族勢力一直以來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隨著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建立,中國共產黨對邊區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方面實施了社會改造,給廣袤的農村帶來巨大變化,舊的、不合理的現象受到沖擊,邊區群眾在思想觀念、行為方面也開始發生變化。但當地婚姻家庭關系深受封建倫理影響,早婚、買賣婚姻、男女不平等等舊式觀念與習慣一度影響著邊區群眾的婚姻家庭關系。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制定並頒布了一系列新的婚姻法規,對邊區固有的封建婚姻制度實施深度改造,相繼制定並頒布了《晉冀魯豫邊區婚姻暫行條例》《晉冀魯豫邊區婚姻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晉冀魯豫邊區妨害婚姻治罪暫行條例》。邊區政府的婚姻法規以“婚姻自由”“婚姻自主”為基本原則,規定在男女自願基礎上的結合是婚姻關系建立的前提,廢除買賣婚姻、早婚等舊式婚姻陋俗,明確男女在婚姻家庭關系中具有平等地位,賦予夫妻任何一方向政府請求離婚的權利。

  邊區政府通過制定與實施相關婚姻法規,倡導婚姻自由、婚姻自主的觀念,極大地改變了邊區群眾對舊式婚姻家庭關系的態度,打破了壓在婦女身上沉重的枷鎖,極大地保護了女性群體的自身利益,為邊區男女平等的婚戀觀提供了制度保障,給邊區傳統婚姻家庭關系帶去很大的變化:一是初步動搖了舊婚姻制度的基礎,邊區婚姻制度出現了新面貌﹔二是促使婦女更廣泛地參加各種生產活動,進一步發揮了婦女的力量,增進了邊區各個家庭的和睦與團結,鞏固了邊區的社會秩序﹔三是促進了邊區農村男女地位平等,提高了婦女地位,是婦女解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婚姻條例頒布施行后,邊區呈現出一片新氣象,買賣婚姻減少,童養媳和早婚現象得到控制,寡婦改嫁已為大多數人接受,新式婚禮開始出現。邊區群眾經過紅色法治洗禮,婚姻自由得到保障,極大解放了幾千年來被壓抑的人性,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婚姻革命和法治建設中的政治智慧與立法技術,也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法治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劉盈辛)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