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維西:品“舌尖美食” 燃“闊時”歡樂

12月22日,在雲南省維西縣保和鎮保和村委會豪豬箐村民小組的一槽雪農庄裡,庄主李漢華正身著傈僳族盛裝招呼著鄉親們。雖然很累,但他心裡卻樂滋滋的——他的農庄成了村民歡度傈僳族“闊時節”的基地,成了美食天堂,歡樂的海洋。
寫傈僳族音節文字對聯慶闊時節。李建生攝
“闊時節”是傈僳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闊時”為傈僳語,“闊”即是年,“時”意為新,“闊時”則是新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正月初一)。由於各地的習慣和歷法略有不同,過節時間有前后差異,基本定在農歷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間。
12月22日上午10時,保和鎮保和村委會豪豬箐村民身著民族服飾,精心打扮一番后,帶著小孩、老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到達農庄后,大家紛紛忙活開來,男人們忙著宰豬殺羊,女人們則圍著火塘做傈僳族美食。一幫暫時空閑的男男女女,則操起“起奔”(傈僳語,即四弦琴)、“菊律”(傈僳語,即笛子)、“吉資”(傈僳語,即二弦琴)等樂器,在火燒正旺的火塘邊,忘情彈奏,翩翩起舞。
傈僳族群眾圍著火塘歡度闊時節。李建生攝
“闊時節”也是維西縣傈僳族同胞的美食季,玉米稀飯、火燒粑粑、漆油雞、苦蕎粑粑等一樣都不能少。其中,玉米稀飯選用了當地特有的玉米品種,頭天晚上就開始用水浸泡,第二天在火塘邊熬制4—5小時后,添加酸菜和臘肉后便可享用﹔火燒粑粑,則用麥面做成粑粑后,丟到火塘灰裡,兩三分鐘后,冒著熱氣的粑粑經過“三吹三打”之后即可入口﹔漆油雞是用漆油烹飪本地土雞制作成的菜肴。漆油從生長在山谷溝壑的漆樹籽殼中炸出,冷卻后凝固成塊,顏色比黃蠟稍淺,用漆油炒菜做飯,奇香無比。
傈僳族群眾演奏民族樂器。李建生攝
品傈僳美食,享歌舞狂歡。這兩天,在迪慶州維西縣,傈僳族新年“闊時”民俗體驗,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之各民族共慶“闊時節”晚會,弩王爭霸賽等系列活動正陸續上演,一幅各民族團結和諧的美麗畫卷在維西縣徐徐展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