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法治副校長專業優勢,實現靈活解紛、以案育人,浙江龍游法院堅持個案化解與風險防范一體推進,守護平安校園、法治校園——
法治副校長來了,矛盾糾紛談“和”了

“兩個小家伙現在相處得十分友好……”11月9日,浙江省龍游縣人民法院塔石人民法庭干警余洋回訪時,班主任說道。
“我們學校發生了一起同學間嬉戲玩鬧導致受傷的糾紛,學校多次組織協商,但兩家人還是談不攏,希望法庭給予指導解決。”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余洋接到龍游縣某小學老師的電話求助。
小豆(化名)與小龍(化名)系該校一年級新生,性格相仿,開學后很快熟絡起來。一次課間休息時,雙方在操場上嬉鬧時發生爭執,進而產生肢體沖突,待其他同學向老師報告時,小豆臉部已被打傷,小龍的傷勢相對輕微。送醫治療后,小豆的傷勢恢復較好,但臉部疤痕明顯,期間共產生醫藥費、交通費、護理費等14000余元。小豆父母要求小龍家長和學校賠償,但雙方對賠償數額無法達成一致。
國慶長假后上班第一天,作為該校的法治副校長,余洋第一時間前往學校了解相關情況。
事發地在操場監控盲區,二人何故起沖突,當事人與在場目擊同學說法不一,雙方家長均認為對方存在過錯在先,對責任劃分、費用負擔等方面均存在異議,是造成該案化解難的一大原因。
“校園糾紛具有偶發性,一旦造成人身傷害,受害方家屬往往會放大同學間的小矛盾,要求學校、老師和侵權方承擔責任,因涉及主體多,責任厘清耗時較長,矛盾容易陷入僵局。”為確保該案妥善化解,辦理未成年人侵權案件經驗豐富的調解員夏汝清一並參與其中。
通過查看案發時部分監控錄像、教學台賬以及家校群中的各類通知,可以証實沖突發生后,老師第一時間制止,並送二人前往醫院治療。學校盡到教育和管理責任,雙方家長對此表示認可。
令人棘手的是,小豆與小龍之間的“侵權賬”如何算?
小豆父母無法接受兒子受傷的事實,在調解中表達了他們的擔憂:“面部疤痕范圍太大,擔心孩子由此自卑,影響心理健康,費用一分都不能少!”
“我們家兒子也受傷了,你們難道不用賠償嗎?”小龍母親的一句質疑,讓雙方對抗氛圍變得更加緊張。
余洋和夏汝清見勢趕忙將兩家人分開。
“他們家的賠償還不夠付醫藥費零頭,平日裡也不主動聯系,我們這才覺得心裡不舒服。”小豆父親坦言。
“我們家條件差,就丈夫一人打工,上有老下有小。之前我也去探望過小豆,付過一筆錢,后來擔心他們不願見我,索性就沒去了。我也挺愧疚的,只是不知該如何表達。”小龍母親“吐苦水”,“他們提出的祛疤費、整容費,我們這種家庭真的負擔不起。”
了解了雙方真實想法和實際需求,又根據雙方父母為人處事的風格,余洋和夏汝清商議,決定通過最大誠意換取最大協商空間。
“費用可以再商量。目前小豆的傷勢確實更嚴重,我們道個歉、認個錯並不丟人。”夏汝清打算先將小龍母親的關注點從確認賠償費用轉移到提升調解誠意中去。
另一邊,余洋和小豆父母交流小龍家經濟狀況,並釋明民法典侵權責任的相關規定,告知此種情況下法院裁判考慮的要素,提示其訴訟和執行風險,幫助其分析利弊。
在反復多次溝通后,小龍母親的一句“對不起”率先打破僵局,接著說道:“小龍雖然平時比較頑皮,但他打傷小豆一定是無心之舉,希望你們別見怪。賠償費用方面,希望能多考慮我們家實際情況。”
內心得到緩和的小豆父母也十分爽快:“后續費用我們不打算追究,扣除小龍的醫藥費以及保險公司賠付的金額,剩余費用付給我們。”
經過調解,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字。在法庭干警、調解員和學校老師的見証下,小龍母親當場付清賠償款,雙方糾紛得到化解。
“校園安全問題得常抓不懈。”余洋事后找到學校領導,希望學校能以該案為契機,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升級公共場所的監控及其他硬件設施。
一周后,一場以“友好相處 友善待人”為主題的法治公開課在學校舉行。余洋作為法治副校長,分享了近年來校園糾紛的常見類型,以真實案例引導同學們和睦相處,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法治副校長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以其‘置身校外’的公平視角和‘置身事內’的司法服務,為學生上好人生第一課,實現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建設添磚加瓦。”龍游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詹金峰介紹,今年以來,該院共選派15名優秀青年干警擔任轄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指導處理校園糾紛,通過宣講、漫畫、情景劇等形式多樣的法治課程,進一步提升學生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受到廣泛好評。(記者 余建華 通訊員 陳明君 雷汪振 周凌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