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創新園區產業導入和服務運營模式——

突破招引地域瓶頸 助力飛地經濟起飛

2023年11月13日08:23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今年“十一”假期剛結束,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便迎來一波企業集中“考察潮”。為項目前期產業招引而建設的展示中心從早上一開館就熙熙攘攘,一直持續到晚上7時。1樓展廳一遍遍滾動播出著項目介紹,2樓洽談室無縫迎接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同時,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祁龍軍的手機響個不停,在5名工作人員的通力配合下,他保持每2個小時接待一批考察企業的頻率。

  展示中心后方是建筑面積約28.37萬平方米的項目核心區。戴上安全帽,工作人員帶領一撥撥客商參觀考察,規整林立的42棟樓宇廠房已封頂,工人在進行外立面最后的施工。園區五大功能分區為企業提供符合生產研發的高效能空間,而基礎配套與生態環境建設均按照高標准開展,連鎖便利店、中高端餐飲和酒店的引入,給科技城增添了生活氣息,綠化景觀則處處透露出一座“花園式廠房”的氣質。省內外企業代表參觀后評價道:“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項目是‘上海經驗+雲南速度’的實踐,不僅達到上海臨港的標准和水平,還打造出雲南高端科技園區的樣本。”

  在國家東西部協作、產業協同戰略的指引下,依托滬滇協作基礎,上海臨港集團與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達成合作。一方面,雲南為上海臨港集團的“飛入”提供土地、政策等方面支持,還有具備唯一性的資源優勢競爭力。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以及口岸經濟、園區經濟的高速培育發展,為入滇發展的外向型企業開拓出全新空間。因此,上海臨港集團與昆明市政府就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開發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進入上海、昆明、磨憨三地梯次布局。上海臨港集團董事長袁國華在滬滇產業轉移洽談對接暨上海企業雲南行活動上表示:“從企業發展訴求來看,在三地進行產業梯度布局,將推動產業鏈環節和價值鏈區段進一步匹配。”這一顯著優勢讓雲南成為上海臨港集團推動合作共建的域外園區中發展潛力最大的“飛地”之一,上海、昆明、磨憨的聯動發展成為項目產業導入的一塊“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作為上海市屬功能保障類大型國有企業,上海臨港集團旗下擁有上市公司“上海臨港”,在全國擁有30多個產業園區、1萬多家入駐企業,東部地區廣泛的資源優勢為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項目的產業導入打下堅實基礎。園區以“上海企業+雲南資源”“上海研發+雲南制造”“上海市場+雲南產品”“上海總部+雲南基地”的發展模式為指引,利用上海開放樞紐的巨大潛力,推動雲南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

  為了充分發揮上海臨港集團在園區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產城融合、金融服務、品牌輸出等方面的經驗優勢,昆明市與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正在探索脫離傳統“飛地”模式的新模式。“傳統飛地中,主要是‘飛入地’對園區進行管理、‘飛出地’派遣團隊進行指導、雙方共同派駐人員進行協調管理的模式。”祁龍軍介紹,當前,他們正積極與昆明市協商,希望可以通過合理的分工協作方式,將園區運營服務交由企業負責,用市場之手將服務落到實處。同時,在運營的要求上,由政府進行監督和考核,針對稅收、產業貢獻等制定相應的階段性指標。新模式的形成將為雲南營商環境優化打造出一個“臨港樣本”。

  產業導入及服務運營的主體從以當地政府或職能部門為主導,轉移到具備招引要素資源、成熟運營經驗的企業上。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項目中政府購買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的探索,是雲南省突破招商引資地域瓶頸、充分發揮“飛地”經濟作用的一大生動實踐。這一模式將推進創新資源的異地集聚和跳躍式轉移輸送。

  “在‘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通后,一大批企業從上海趕到昆明進行實地考察。”祁龍軍介紹,目前,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項目已基本完工,企業入駐進入倒計時,園區產業落地也進入沖刺階段。紛至沓來的企業為“臨港品牌”而來,在上海臨港集團與雲南的深度合作戰略潛力中“掘金”,一起共享發展機遇、共謀發展未來。(王丹)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