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風來不如去“追風”
——記昆明首個業余女足俱樂部

業余女足隊員在比賽中。 俱樂部供圖
每周五晚8點半,一群昆明女孩便會相約足球場,一起踢球、看球、談球,一起流汗、流淚、歡笑。
她們是雲南昆明八點半FC足球俱樂部(以下簡稱“八點半”俱樂部)的一支業余女足隊伍。2022年,足球愛好者武玥辰、胥瑤、汪琪一起創建了“八點半”俱樂部。目前,俱樂部成員已發展到30人左右,成為昆明“追風女孩”的家。“八點半”俱樂部期待更多熱愛足球的女孩加入,也期望參加更多比賽,走上更大舞台,讓昆明業余女足被看見。
成立
因熱愛聚在一起踢球
業余女足是以興趣為主導的女子足球隊伍。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女子足球的重視程度增加,中國業余女足發展也進入新階段,越來越多的地區涌現出女性自發組織的業余足球俱樂部,昆明“八點半”俱樂部就是其中之一。
俱樂部創始人武玥辰介紹,最初沒有想過要專門組建一支業余女足球隊,只是出於純粹的熱愛,“起初是和幾個同樣喜歡踢球的女孩經常約球,隨著人數逐漸增多,於是有了現在的‘八點半’俱樂部。”俱樂部於2022年成立,是昆明首個業余女足俱樂部,目前固定參與活動的隊員穩定在30人左右,包括上班族、大學生、高中生等群體。
有了“八點半”俱樂部,喜歡足球的昆明女孩就有了“家”。李暢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大一時加入院隊女足,並成為校隊主力。畢業后回到家鄉昆明,李暢常因找不到女性隊友等原因而無球可踢。一次偶然的機會,經校隊隊友介紹,她加入了“八點半”俱樂部。“很驚喜在昆明也有業余女足俱樂部,終於找到同伴一起踢球了。”李暢笑著說。
“八點半”俱樂部另一名隊員小旖提到,父親曾和她分享年輕時的足球故事,在他成長的年代,幾乎沒有人關注女足。“我覺得自己好幸運,趕上了女足蓬勃發展的年代,可以愉快地和女孩們一起踢球,希望越來越多的女孩感受到足球魅力,也盼望著女足發展越來越好。”小旖說。
困境
面臨人員、經費不足等問題
業余女足萌芽,發展道路充滿崎嶇。據了解,昆明很少舉辦業余女足比賽,近期“八點半”俱樂部參加了昆明本地八人制比賽,她們是16支隊伍中唯一的一支女足隊伍。
“我覺得踢球的女生太少了,約球人數經常湊不夠,昆明也是近兩年才有業余女足俱樂部。”李暢介紹,身邊很多喜歡踢球的女孩難以找到女足隊伍,大多是和男生一起踢球。“和男生一起踢球,總有些畏手畏腳,不敢防守。在女生為主的球隊裡,大家身體條件和踢球節奏差不多,體驗感也更好一些。”小旖自嘲道,之前和男生一起踢球,感覺自己只是場上的觀眾,參與性不強。
武玥辰介紹,“八點半”俱樂部目前面臨管理人員不足、贊助短缺等問題,“女足還是比較小眾,大家認知也比較少,商業價值不高,我們也很無奈。”武玥辰曾經考慮過篩選俱樂部成員,但最終沒有這樣做。她更想把“八點半”俱樂部做成一個包容性強的球隊,接納不同背景、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女孩加入,讓零基礎的女孩接觸足球,感受踢球的快樂,同時也可以給“無球可踢”的女孩提供一個無壓力踢球的地方。
“希望更多女孩能在這個集體中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被包容的,而不是孤身奮斗。”武玥辰說。
發展
為業余女足搭建更多舞台
盡管目前社會給業余女足提供的機會很少,“八點半”俱樂部依然堅持著熱愛。一旦有了共同目標,每個隊員會更有動力,“八點半”俱樂部也能向前發展。
“現在能做的就是著眼當下、做好自己,如果之后有比賽邀請,我們一定會積極參與,通過更多比賽和活動,提升俱樂部在昆明的知名度,讓更多人加入我們,也讓外界看到業余女足的價值,得到更多支持。”武玥辰說。目前,她和隊友仍在為此努力著,除組織活動、參加比賽外,還積極在網絡社交平台上宣傳球隊,認真將每一期內容做好,希望吸引更多女孩加入俱樂部。
昆明市足球協會秘書長方亞林介紹,當前昆明女足主要集中在學校,一些中小學、大專院校等組建專業球隊,其中不少球隊在省級、國家級比賽中綻放光芒,“群眾性業余女足目前關注度確實不高,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很欣喜看到昆明有這樣一支業余女足隊伍。”這兩年,昆明市足球協會積極調研和思考如何加大對業余女足的支持力度,計劃在業余女足隊伍達到6支以上的情況下,在昆明都市周末杯足球擂台賽等比賽中邀請業余女足隊伍參加,為熱愛足球的女性搭建更多舞台。(董宇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