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彌渡:借力破局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積極探索改革辦學模式,借外力、破困局,著力破解高中教育發展瓶頸,力促彌渡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周邊縣市教育資源的擴張,彌渡群眾對高中階段的教育需求日益凸顯。針對彌渡高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差距較大這一現狀,彌渡縣主動回應百姓關切,借助北京大學對口幫扶的契機,與北京大學開展合作辦學,由北京大學委派支教團,在彌渡一中設立博雅自強班。
彌渡一中。馬翠萍攝
清晨走進彌渡一中,沐浴在陽光中的校園在靜謐中透著書香。此時正是課堂時間,在高348博雅自強班教室裡,數學老師列舉出不同的考題讓同學們解答的同時,詳細講解考試大綱知識要點以及解題的思路方法,聽得津津有味的同學們不時回答老師的提問。
“我們班的老師在教學方面注重教學形式多樣性,課堂生動有趣。”高348博雅自強班學生徐亞楠表示,老師們的教學讓大家更容易掌握知識要點和解題思路。
“採用‘低起點,走小步,邁穩步,快反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收效很好。”高360博雅自強班班主任洪朝旺說,博雅自強班開班以來,學校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落實“先學后教”,以教材為本、以章節為主線,系統建立知識框架體系﹔在課堂上大膽採取“讓學”(即見解讓學生講、重難點讓學生議、思路讓學生悟、規律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通過學生自己講解、歸納、總結,教師補充、點撥、提升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過程,在思考和探索中獲取知識﹔課后,針對學生的薄弱知識和題型,抓實“日日清”工作,教師將存在問題的學生集中到備課室或年級組辦公室單獨講解,逐一解決問題,再採取有針對性地訓練,讓所有的學生都吃透基礎知識點和基本題型,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在臨近高考的這段時間,老師們也為我們專門設立了臨界生輔導活動,注重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精准幫助我們每個同學查缺補漏。”對於老師們誨人不倦的精神,徐亞楠深感欽佩、也心懷感激。
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方式,給了學生更多的交流空間和平台,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表現和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更加樂觀自信,學習效率也更加高效。據彌渡一中副校長李建元介紹,自2018年9月開設博雅自強班以來,累計開班6個,惠及近300名學子。從已經畢業的兩個班高考的情況來看,一本率在60%以上,有不少同學考上了“985”“211”等知名高校。
李建元說:“博雅自強班的開設一方面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另一方面有力地推進學校管理理念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全校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專業素養能力和思維能力。可以說,博雅自強班是學生成才、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的助推器。”
彌渡一中校園一角。馬翠萍攝
博雅自強班是彌渡縣借助外力發展縣域普通高中教育的舉措之一。此外,彌渡縣還切實加強與上海市奉賢區的合作,借助滬滇合作創辦臨港班,以線上交流與實地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匯集區域教育優質資源﹔與麗江一中簽訂對口幫扶協議,由麗江一中派出支教老師,助力學校管理質量、教學質量再上新台階﹔引進百川中學、引進建水實驗中學開辦彌渡實驗中學,有力推動縣域普通高中教育發展。
談到下一步的工作,彌渡縣教體局副局長李紀元說:“彌渡縣將緊緊抓住‘縣中托管’‘省管校用’、滬滇合作機遇,用好相關資源,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進學校管理、教師培訓、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彌渡教育跨越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馬翠萍、鞠強)
來源: 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