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個邊境小城,走出一群“編程少年”

滄源在哪裡?
地處祖國西南邊疆,與緬甸山水相連
這裡99%的面積是山區
縣城被群山環抱
在這樣一座邊陲小城
卻走出了一群會編程的少年
圖為航拍滄源縣勐董鎮中心完小 徐俊/攝
去年
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中心完小
有51名學生
沖進全國中小學生信息技術大賽
其中兩名學生摘得復賽一二等獎
一名獲得決賽三等獎
“沒想到吧,編程是語文老師教的!”
勐董鎮中心完小編程興趣小組負責人陳元春今年44歲
雖然工作后教語文
但她一直對計算機技術感興趣
幾年前
她看到一篇文章,裡面提到:
“編程以后可能是科技的主導力”
陳元春擔心:
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山裡的孩子會不會被甩在后面?
在欠發達的滄源縣
教育信息化的推廣普及相對落后
很多學生上計算機課前甚至沒見過電腦
孩子們使用電腦時小心翼翼
用一根手指輕輕地點擊鍵盤
生怕把電腦弄壞了
2018年
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對口幫扶滄源縣
將青少年編程教育的理念帶到了滄源
當年11月
滄源縣實施創客教育全覆蓋行動
陳元春第一批報名參加青少年編程培訓
“不用寫復雜的代碼
就像搭積木一樣
將不同功能模塊的編程指令進行組合
實現動畫、游戲等特定的功能”
陳元春了解到
青少年編程
不需要學習復雜的編程語言
入門用的是積木式編程軟件
目的是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圖為滄源的學生學習編程 徐俊/攝
培訓完回到學校
陳元春開始組建編程興趣小組
“能不能不選他”
招募小組成員時,陳元春卻到處碰壁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
大家都認為:
“這不是教孩子打游戲嗎?”
拒絕源自於不了解
陳元春先從自己班的學生教起
先教簡單的指令運用
熟悉后再嘗試復雜的編程作品
成語動畫、古詩詞小游戲……
一學期下來,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得意的編程作品
圖為陳元春在編程興趣小組上課 徐俊/攝
編程的過程會涉及順序、分支、循環等思維方法
也會應用到簡單的數學和科學知識
老師們發現
經過編程訓練的學生
無論是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學習的主動性
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圖為勐董鎮中心完小的學生們合作完成編程作品 徐俊/攝
“這是我設計的編程賽車
將編程程序導入賽車的主控系統后
可以實現紅外遙控 轉向避障等功能”
勐董中學初二年級的陸天濠侃侃而談
自信又開朗
然而幾年前
這個留守家庭長大的孩子
性格內向沉默 不愛與人交往
甚至經常逃課
為了把他留在課堂
家人讓他加入陳元春的編程興趣小組
接觸編程后
陸天濠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逐漸展露
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學習
他用編程設計了一款古詩詞《漁歌子》的交互小游戲
點擊畫面中的詩句
就能彈出相應的注解、動畫和音頻朗讀
這款小游戲被做成教學課件
用在了校內的教師公開課評比中
編程帶來的成就感讓陸天濠找回了自信
從過去的“獨行俠”
變成愛交朋友的“社牛”
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圖為陸天濠調試編程賽車 徐俊/攝
在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推動下
編程成了滄源縣最受歡迎的興趣課之一
2022年
滄源縣共16所學校、1042名學生
報名參加“2022 年第四屆騰訊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活動
完成並提交了340件作品
其中204名學生通過初賽
進入2021-2022學年
“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Coding創意編程賽項復賽
43人進入決賽
6人在決賽中獲獎
圖為滄源的學生參加2022第四屆騰訊青少年人工智能追夢營 供圖
學習編程的意義是什麼?
最近大火的ChatGPT
它的開發者阿爾特曼
8歲時就學會了編程
喬布斯也曾說過:
“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
每個人都應該花1年時間學習編程。”
對於滄源的孩子來說
學習編程幫助他們
彌補了和內地同齡人在信息科技素養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
編程給孩子們
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新“大門”
讓他們多了一把通向未來世界的鑰匙
“我想用編程改變家鄉”
“我想以后學習計算機專業,實現我對科技的想象”
孩子們的心聲讓陳元春欣慰又感動
她希望有一天
滄源種下的編程“種子”
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讓大山裡的孩子
更好地適應時代變化
擁抱廣闊的明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