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大山包自然保護區黑頸鶴北遷數量過半

2023年03月25日16:48 |
小字號

3月初以來,隨著氣溫回升,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越冬黑頸鶴陸續北遷。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黑頸鶴數量從今年穩定期的1900多隻下降到811隻,遷徙數量已過半。該管護局加大投食救助、巡護監測等工作力度,為黑頸鶴順利北遷保駕護航。

黑頸鶴散步+沈春燕攝

黑頸鶴散步。沈春燕攝

大山包大海子濕地是黑頸鶴的主要越冬棲息地之一,水域面積42公頃,是鶴群最集中、密度最大的夜宿地、覓食地,穩定期數量約900隻,高峰期約1000隻。進入北遷期以來,護鶴員的投食救助次數由平均一天一次增至一天兩次,為黑頸鶴提供必要的體能補充,同時減少黑頸鶴對農業春播種子的刨食傷害。

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鄭遠見說:“現在處於黑頸鶴遷徙高峰期,保護區護管局派出了專人值守,加大巡護監測力度,對受傷黑頸鶴及時提供救助,同時還加大投食的力度,為它們長途返回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好基礎保障。”

黑頸鶴結對遷徙+沈春燕攝

黑頸鶴結對遷徙。沈春燕攝

據介紹,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2014年起,開始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到2022年實施面積已達1萬畝,有效改善了保護區生態環境,為黑頸鶴越冬棲息提供了良好環境。從2016年到現在,還建設了黑頸鶴食源基地3750畝,為黑頸鶴提供了充足的食源。

黑頸鶴在棲息地休息+沈春燕攝

黑頸鶴在棲息地休息。沈春燕攝

鄭遠見說:“從最近兩年觀測的結果來看,大山包黑頸鶴種群數量在逐年增加,同步調查達到1926隻,遷徙高峰期達到2260多隻。從家庭結構來看,我們發現“3口之家”和“4口之家”比前幾年要多一些,從側面反映出生態環境變好了,黑頸鶴食物來源也豐富了。”

黑頸鶴獨自尋找食物

黑頸鶴獨自尋找食物。沈春燕攝

在大山包跳墩河濕地長會口區域,黑頸鶴悠閑地覓食、休憩。連日來,管護站的護鶴員也加大了投食力度。長會口管護站護鶴員邵聰學說:“作為一名護鶴員,我感覺很光榮。我們發自內心地想把黑頸鶴保護好,因為黑頸鶴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它們要飛走了,我隨時觀察它們有沒有受傷,如果有就要及時送往管護中心進行救護。”

護鶴員投食+沈春燕攝

護鶴員投食。沈春燕攝

據了解,黑頸鶴的遷徙跟天氣、風速、風向都有關系,近期天氣晴好,非常適合黑頸鶴長途飛行北遷。按照往年觀測的慣例,到大山包越冬及中轉的黑頸鶴大部隊在四月初北遷結束,有10至20隻幼鶴還會留在大山包生活一段時間,一般到四月底或者五月初才能夠全部北遷完畢。

黑頸鶴戲水+沈春燕攝

黑頸鶴戲水。沈春燕攝

保護區管護局林業工程師吳太平說:“希望黑頸鶴安全到達繁殖地。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做一些濕地和草原修復方面的工作,讓黑頸鶴在今年越冬時更適應這裡的環境。”(虎彥群)

來源:昭通市昭陽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