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雲南墨江咖啡產業發展穩中趨好

眼下,正是咖啡採摘的關鍵時期,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的咖農們抓住晴好天氣採摘咖啡,咖啡基地與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墨江縣文武鎮文武村大古路組咖農盧四祥的咖啡基地裡,盧四祥和雇佣的群眾穿梭在紅綠相間的咖啡林裡,正嫻熟地採摘著咖啡。據盧四祥介紹,今年他家的咖啡樹修剪了老枝條,95畝的咖啡地預計可收入10萬元左右。
盧四祥正在採摘咖啡鮮果。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盧四祥於2010年開始種植咖啡,在他的帶動下,全村發展種植咖啡300余畝。他說:“我帶領周邊農戶一起種植咖啡,還雇佣周邊的群眾來這裡務工。”
文武鎮文武村小古路組村民朱桂瓊農閑時便到盧四祥的咖啡基地務工,“來咖啡園摘咖啡一天能有一百多元收入,還能學技術,務工務農兩不誤。”朱桂瓊說。
在墨江縣咖啡種植大鎮雅邑鎮,由政府籌資457萬元建成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迎來頭一年的生產忙碌。一袋袋鮮果經過機器的處理,很快就能烘干裝袋。
雅邑鎮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墨江縣雅邑鎮副鎮長李立介紹,投資建設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可以把全鎮咖啡鮮果統一收集到處理中心加工,推動生態環保助力咖啡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邑鎮的咖啡銷路好,產品不愁賣。”李立說。
雅邑鎮洛甫村咖啡種植大戶楊孝春正忙著把村民交來的咖啡鮮果過秤、堆放,等待加工。“我種了450畝咖啡,每一年的用工大概在40人,毛收入在80多萬,除去肥料錢和平時的零雜工錢 ,還剩40多萬元純利潤。”據楊孝春介紹,村裡的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來他的基地務工的基本都是50歲以上的留守群眾,也為其提供了就近務工的便利。
2022年,雅邑鎮通過實施中低產咖啡園改造、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項目及加大政策力度扶持咖農,全鎮咖啡產業發展穩中趨好。
咖啡鮮果挂滿枝。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介紹,2022年,雅邑鎮種植咖啡一萬余畝,種植農戶有1200余戶,主要分布在座細村、壩利村、密切地村、下洛甫村、螺螄塘村。2022年,累計實現咖啡產量1400余噸,產值達到1800余萬元。
近年來,墨江縣採取“公司+大戶+基地+農戶”的模式,實現基地連片種植、統一種植、綠色種植,壯大產業發展。同時以籌建雅邑鎮、通關鎮咖啡鮮果集中處理中心為抓手,解決周邊鄉(鎮)加工污染問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此外,還通過打造咖啡品牌,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全縣咖啡產業綠色發展。
墨江縣茶特中心副主任李鷹虎介紹:“為實現銷售多元化,墨江縣採取火車站、汽車站、酒店展銷,電商平台展銷及廠家直銷拓寬銷售渠道。為實現產品品牌化,採取咖啡品牌與墨江預制菜聯動發展,擦亮品牌。”
咖啡鮮果。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2年,墨江縣多措並舉推進咖啡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通咖啡提質增效“最后一公裡”,全縣有14個鄉(鎮)105村534小組5167戶種植咖啡,共有可採摘面積46323畝,實現產量7356.8噸,產值3.29億元。(賴秀紅、陶希聖、楊柳、李伶俐 墨江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