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看完電影,你會想背一遍《滿江紅》嗎

2023年01月31日08: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看完電影,你會想背一遍《滿江紅》嗎

  《滿江紅》海報

  如果在看《滿江紅》之前,告訴我這部影片的情緒最高處是全軍朗誦岳飛詩詞《滿江紅》,恐怕我會覺得那又是一次形式大於內容的表演,但看完之后,發現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此前種種橋段與反轉,最終都是為這個瞬間服務。就像《滿江紅》編劇陳宇所說,“先有珠穆朗瑪峰,才會去設計攀登路線”。

  反轉,是《滿江紅》最大的特點之一。觀眾都被影片猝不及防的反轉“咯噔”一下,不僅這場戲與下一場戲有反轉,同一場戲、甚至同一句話中也可能有反轉。反轉次數之多,連陳宇都沒統計過,但他確定一件事,“如果你認為下一場戲會往哪兒發展,那就一定不會往那兒發展﹔最終目標一定會走到我們到達的那一站,但中間的每一站都不是你想到的那一站”。

  此前也有懸疑電影電視被批評“為了反轉而反轉”,對此,陳宇覺得,反轉需要把握的原則是:不在數量多少,而在維度升級。“翻烙餅式的反轉沒有意義,每一個反轉必須升級,包括人物關系的變化,這是一個‘爬坡’的過程,最終釋放動能、達到高潮”。當影片最后,全軍復誦《滿江紅》,觀眾的情緒也被燃到極致。“《滿江紅》大家都會背,但可能之前沒有意識到這是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一種家國情懷和價值取向。”

  家國情懷這樣的“大詞”,硬說出來並不會讓人信服或感動,毫無瑕疵的英雄也與普通人相去甚遠。在《滿江紅》中,兩個主角——沈騰飾演的小兵、易烊千璽飾演的親兵營副統領,都是小人物﹔還有舞女、車夫、替身……小人物的群像,匯成一幅不見於歷史、但絕不違背歷史可能的愛國長卷。

  電影的宣傳語說,“懸疑管夠,笑到最后”。陳宇在創作之初,就明確了這是一部“懸疑片”,會有喜劇的元素,但並不是一部懸疑片與喜劇片的結合﹔而在當下電影市場上,他將其視為一種“新主流電影”的探索與嘗試。

  什麼是新主流電影?在陳宇看來,曾經我們會把電影分為幾個象限,比如藝術片、商業片、主旋律片,但漸漸地,這種分類方式在學界和業界變得不那麼有效。“以商業類型片為基礎,同時具有主流價值觀,就是新主流電影。”陳宇說,“這種主流價值觀指的是蘊含在中國人生活和文化中的某種持續的共識,比如‘忠孝節義’,比如‘仁義禮智信’,都是根植於我們文化基因中的東西。”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去欣賞新主流電影?陳宇認為,尋求共識比探索邊界更有意義。“當代青年有各種特立獨行的想法、觀點與趣味,但我更有尋找共識的欲望,尤其是像電影這樣的大眾文化產品。而且,這種共識並不是陳舊的,而是要在這個時代去發掘的、屬於我們共同基因的東西。”

  《滿江紅》的故事時間發生在一天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觀眾看電影的159分鐘與故事發生的時間幾乎一致。

  陳宇說:“當代年輕觀眾和50年前的觀眾不同。他們看了太多的電影、了解了太多的套路,所以電影的信息量要更大,起伏要更有落差,節奏要更為密集。”

  極致的好處是能展現電影敘事的魅力,缺點也在於信息量太大——大概是其他影片的3倍——而觀眾看電影是需要“呼吸”的。於是,導演在高密度的情節之間,設計了具有鮮明個性的轉場音樂,融合了傳統戲曲、當代音樂、民間音樂,讓觀眾獲得十幾秒的休息,進入下一場探險。

  在這個春節,去影院觀看《滿江紅》,觀眾應該可以獲得一種電影觀賞層面的滿足。而且這種觀賞性,不因為視覺特效帶來的奇觀,而是來自一個好的故事、一種動人的情感,甚至是由復雜情緒帶來的享受。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如果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刻,你還能打撈起記憶深處的這首小時候要求“熟讀並背誦全文”的宋詞,那電影要傳達的東西,也盡在其中。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