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滇池陽宗海“兩線”“三區”劃定

2023年01月24日08:59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滇池陽宗海“兩線”“三區”劃定

《滇池“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和《陽宗海“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日前已正式印發,昆明市圍繞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沖區、綠色發展區,對滇池提出了41條具體管控措施,對陽宗海提出了37條具體管控措施,並明確滇池、陽宗海“三區”實行差異化管控。

滇池

湖濱生態紅線全長168公裡

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49.38平方公裡

湖泊生態黃線全長169.6公裡

生態保護緩沖區面積61.18平方公裡

陽宗海

湖濱生態紅線全長45.65公裡

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11.37平方公裡

湖泊生態黃線全長48.69公裡

生態保護緩沖區面積22.47平方公裡

“兩線”“三區”界定更為明晰

據介紹,2022年12月27日,昆明市政府正式印發《滇池“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陽宗海“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明確“兩線”為滇池、陽宗海湖濱生態紅線和湖泊生態黃線,“三區”為滇池、陽宗海流域的生態保護核心區、生態保護緩沖區、綠色發展區。

生態保護核心區指湖濱生態紅線以內的水域和陸域﹔生態保護緩沖區指湖濱生態紅線與湖泊生態黃線之間區域﹔綠色發展區指湖泊生態黃線與湖泊流域分水線之間區域。

滇池湖濱生態紅線全長168公裡,劃定滇池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49.38平方公裡,是滇池一級保護區陸域面積的1.97倍﹔滇池湖泊生態黃線全長169.6公裡,劃定滇池生態保護緩沖區面積61.18平方公裡,是環湖路以內陸域面積的1.97倍。

陽宗海湖濱生態紅線全長45.65公裡,確定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11.37平方公裡﹔陽宗海湖泊生態黃線全長48.69公裡,確定生態保護緩沖區面積22.47平方公裡。

滇池生態保護核心區全面退出無關設施

根據《滇池“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規定,滇池生態保護核心區實行最嚴格生態保護制度,提出最嚴格監管要求,引導人口和產業逐步退出,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擾。生態保護核心區實行正面清單管控,制定具體管控措施11條。其中重點規定,現有公共設施、文物、列入名錄的歷史文化名鎮(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歷史村鎮、歷史建筑、原住民村落及滇池沿岸違規違建整治保留的點(片)予以保留,其他村庄(人口)、建筑物、產業以及與生態保護治理無關的設施予以退出。全面退出大棚,禁種花卉蔬菜,推廣綠色有機種植,禁施化肥和農藥,減少農田污染物進入湖體。生態保護核心區與滇池一級保護區重疊的區域,以實施細則和《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要求,按照最嚴格的標准執行。

生態保護緩沖區實行嚴格的管控措施,嚴控開發建設活動,鼓勵人口和產業有序退出,最大限度降低入湖污染負荷。生態保護緩沖區實行負面清單管控,制定具體管控措施10條。其中重點規定,除原戶籍人口自然增長及符合人口遷移政策的情況外,原則上人口隻出不進,小區建設面積隻減不增。禁止新增商品住宅和村民回遷安置房,以及新建、擴建工業項目、陵園、墓葬,堅決退出違規違建項目﹔嚴禁審批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項目以及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建設的項目。滇池湖體周邊面山(指滇池最內層面山的山體)區域禁止開山採石、取土、取沙等各種影響自然生態、景觀的行為,防止水土流失。

綠色發展區最大限度留足綠色高質量發展空間,制定具體管控措施13條。其中重點規定,嚴禁滇池面山(指滇池最外層面山的山體,主要包括長虫山、一撮雲、梁王山、文筆山、棋盤山等,具體范圍以經批准的矢量圖為准)區域連片房地產開發。不得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煉汞、電鍍、化肥、農藥、石棉、水泥、玻璃、冶金、火電以及其他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項目。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直接向入湖河道排放氮、磷污染物的工業項目和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其他項目。

陽宗海生態保護緩沖區原則上人口隻出不進

《陽宗海“三區”管控實施細則(試行)》中明確,生態保護核心區實施正面清單管控,制定管控措施12條。其中重點規定,現有公共設施、文物、列入名錄的歷史文化名鎮(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歷史村鎮、歷史建筑及原住民村落進行保留,其他村庄(人口)、建筑物、產業以及與生態保護治理無關的設施予以退出。除公園以外禁止種植花卉和觀賞性草坪(本地草種且無須施用肥料的除外),公園禁止採取大水大藥大肥等不可持續、可能對陽宗海造成污染的方式種植花卉和觀賞性草坪。

生態保護緩沖區實行負面清單管控,制定管控措施10條。其中規定,除原戶籍人口自然增長及符合人口遷移政策的情況外,原則上人口隻出不進,小區、村庄建設面積隻減不增。禁止新增與生態保護緩沖區要求不符的建設項目,禁止新增商品住宅項目,以及新建、擴建工業項目、陵園、墓地,堅決退出違規違建項目。嚴禁審批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項目。禁止擴大建設規模,集鎮空間隻減不增,鼓勵空間內的產業逐步退出,嚴格控制村庄建設用地規模。

綠色發展區鼓勵文化創意、會議會展、運動休閑、康體養生、鄉村度假、科研設計、總部經濟等綠色高附加值服務業的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等生態友好型產業,推進文旅農融合發展。(王瓊梅)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