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雲嶺時評

多關心鄉村振興中的“外鄉人” 

2022年11月28日14:24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在雲南省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火熱的鄉村振興一線,經常可以碰到投身其中的“外鄉人”:他們或者是東部沿海地區來發展特色種養殖的投資人﹔或者是外縣份、州市來此長期務工的打工人﹔還有前來幫扶扎根一線的科技人員等等。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背井離鄉”來到雙江縣振興鄉村﹔生活融入上有一定的挑戰﹔都是令人敬佩的勞動者……

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成果不斷顯現,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很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今非昔比。但也要看到,農業是個特殊的產業,離鄉土一線最近,其“在地性”無可替代,有的還要靠天吃飯,也就是說,必須扎根鄉土才能發展產業、改變農村。在偏遠山鄉搞種植,辛苦可想而知。再加之外地人可能“水土不服”,飲食、語言上的障礙,思鄉和家庭的壓力等,多關心這些“外鄉人”實屬必要,也是基層黨組織服務的“分內之事”。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對於這些送上門的投資者、科技人員、勞動能手等人才,當然要當成“寶貝疙瘩”。對於投資者,服務好是第一位的。他們的土地流轉順利嗎?招工需求能滿足嗎?水源配套工程進展如何?這些具體的困難要多關心幫助。作為“外鄉人”,他們的孩子如何就學,生活上還有啥困難,這些關愛都需要做得更貼心。不要等人家主動找上門,多走訪走動,對當地基層黨員干部來說,既是服務也是學習。為人真誠豪爽是民族地區干部群眾的優勢,這份珍貴的人情,也要發揮好利用好。

我們常說營商環境,常說典型工作法,在“外鄉人”身上就是個檢驗。讓他們賓至如歸,找到第二故鄉的感覺,說明營商環境好,反之就需要舉一反三改進工作。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何況他們還是投資者、建設者。基層黨組織從人才工作和鄉村振興出發,對轄區和身邊的“外鄉人”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就能積蓄更多的口碑和發展力量。當然,這種關愛也要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本地人、外來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也將是一幅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畫面。(施春霞)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