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躺平式干部”畫畫像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以非凡決心、勇敢擔當、滴水穿石的精神、壯士斷腕的勇氣決勝這一目標任務。然而,現實中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油腔滑調”“嘴上會來事”“眼睛裡出細活”等,人民群眾稱之為“躺平式干部”,必須引起重視和警惕。
之所以出現“躺平式干部”,是有根可循、有據可查的,它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政策性躺平干部”,是指某些地方或黨委(黨組)和組織部門制定出台的“關鍵少數”的任職年齡規定,到某年齡段就不再擔任相應領導職務了,這部分干部基本上在實職的崗位是“指揮者”或“教練員”,改任后變成了“操作者”或“運動員”,少數自然就成了“躺平式干部”。
“傳染性躺平干部”,是指一個單位或部門出現了一兩個“躺平干部”,“關鍵少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后,就會傳遞出某些信號,這樣還能過得自在,別人也不在意,工資一分也沒少,優哉游哉,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三個、四個、五個、六個等“躺平干部”,漸漸地形成了一批“躺平干部”。
“表演性躺平干部”,是指“油腔滑調”“插科打諢”“華而不實”“紙上談兵”的干部,在少數領導干部眼裡成了“眼睛裡有活、嘴上會來事”的“好干部”,主要表現在服務群眾靠“表演”、貫徹落實上會“表態”、“關鍵少數”身前身后常“露臉”,目的就是贏得“點贊”“贊揚”“嘉勉”。
“墮落性躺平干部”,是指干好也是晉升無望、平平淡淡也是工作,何苦為難自己呢?就自甘“墮落”,遇事就找理由推脫、推諉、推卻,給干事的同事提意見或要求,啥事都會振振有詞、義正詞嚴、理直氣壯,給自己“立牌坊”“找台階”,這種“躺平干部”不在少數。
應對“躺平式干部”的建議及對策。“躺平式干部”一旦成為一種趨勢,損害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傷害了人民群眾的心,損害的是同事間純潔之情,雖然“躺平式干部”只是少數,但危害性很大,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規范地方性文件規定,對不符合中央文件精神或相關規定的地方性文件和管理辦法要進行規范或清除、廢除,該清理的必須清理、該廢止的就廢止、該廢除的就廢除,尤其是刻意、人為設置的“門檻、死杠杠、硬條款”的地方性文件或實施辦法(意見),要堅決廢除、廢止,切實把中央的文件精神落到實處,避免因為地方政策性文件形成的“躺平干部”。
嚴肅干部平時管理考核。干部平時考核是干部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創新干部平時考核方法,不要停留在固定的格式內容形式上的測評,找部分同事談談話就了之,要考出實績、考出作風、考出干勁、考出力量、考出氛圍。對“苗頭性躺平干部”或“躺平式干部”,該提醒的就要提醒、該約談的就約談、該組織處理的就組織處理,對頑固不化的“躺平式干部”按照有關規定該退出干部隊伍的就清退出干部隊伍,確保干部隊伍的純潔性、政治性。
制度體系建設不打折扣。制度建設的關鍵是可行、可用,制度建設重在執行落實。近年來,黨中央關於干部“選、任、管”制定了系列配套的文件或實施辦法,起到了管長遠管根本的作用,實踐中之所以出現“躺平式干部”,就是有些地方或單位在執行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的過程中,失之於軟、失之於寬、大打折扣,各級黨委(黨組)應當對貫徹執行黨中央關於黨的建設系列文件進行專項督查或整頓。(魯信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