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鄉村振興優質有效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堅持在農村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產業發展上用功夫,著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一是著力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古人雲:“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凡事先有人氣,才有生機。不論是精准脫貧還是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一名黨員一盞燈,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要充分發掘和謳歌鄉村振興實踐中涌現的先鋒人物,凝聚基層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的正能量。突出嚴管與厚愛,制定村書記“縣鄉共管”制度,建立村干部“雙向激勵”機制,引導他們扎根基層、干事創業,實現“培養一批能人、帶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百姓”的人才效應。
二是著力基礎設施建設。“要想富,先修路”,可見基礎設施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一要逐步完善道路交通、機耕道、產業路建設,進一步加強灌溉水渠修建,為農村產業發展打造基礎條件﹔二要加強農村消防設施建設,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三要加強農村水、電、通訊等設施優化增強,為鄉村旅游、電商發展創造條件。
三是著力人居環境整治。良好的人居環境對招商引資、鄉村旅游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改善人居環境,要以“民風淳朴、村庄整潔、風貌秀美”為目標,一是要加強村民教育,完善村規民約,及時調解矛盾糾紛,創造和諧的鄉村氛圍﹔二是通過建設污水處理系統,開展廁所革命,拆除廢棄豬牛圈等手段,營造干淨整潔的鄉村環境﹔三是通過修邊溝、除雜草、種花帶、美庭院等。
四是著力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的支持。結合村情,做好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招商引資,以“龍頭企業+合作社”“黨建+合作社+農戶”“分散發展、集中銷售”等模式,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加強產銷對接,確保能生產、能銷售、有收入。通過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就近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增收,留下年輕人就近發展,為鄉村振興作貢獻。(和亞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