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戴面具”型干部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國慶檔電影《萬裡歸途》以一段驚心動魄的“文官撤僑”故事,激蕩起無數影迷的家國情懷。影片中許多台詞振奮人心,也有許多發人深省,“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臉了”就是其中很耐人尋味的一句。
“戴面具”的人或出於自我保護,或出於防范他人,或出於某種不為人知的動機,常常以虛假面目偽裝自己,“面具”戴久了,會讓人忘記自己原本的樣子,對同事不能真誠以待,對工作無法盡職盡責,對群眾更是無法做到全心全意付出。作為新時代黨的干部,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不做“戴面具”的干部。
多干實事,少“喊口號”。空喊口號不做實事一直是為人詬病的不良作風。但是,“嘴上喊喊口號,紙上下下文,開會唱唱高調”的形式主義作風卻屢禁不止、時有發生。“重口號、輕落實”會落入形式主義的藩籬,工作得不到落實,黨和國家的一些好政策、好方針得不到切實執行,工作質效也會大打折扣,這樣隻會讓我們背離初心使命。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時刻保持清醒,找好自身定位,理清工作思路,明晰本職工作,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讓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好方針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多挑重擔,少“踢皮球”。“踢皮球”常用來形容一些政府職能部門或工作人員工作職責不清,相互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下的現象。“踢皮球”作風可以說是最讓群眾深惡痛絕的官僚主義作風,黨員干部推諉扯皮相互踢皮球,不僅會耽誤工作落實,貽誤群眾辦事,還會脫離群眾,給黨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害。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明確自身主責主業,面對工作中的急難險重要敢於擔當作為,面對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更要及時關切回應,想方設法協助解決,做工作中的實在人,當群眾心目中的貼心人。
多練本領,少“磨洋工”。“磨洋工”是指消極怠工、懶散拖沓,看似在做事實則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當下許多年輕人口裡的“佛系”“躺平”“擺爛”心理都或多或少體現出“磨洋工”的不良風氣。“磨洋工”干部有些是工作作風不正,偷奸耍滑﹔有些是工作能力不足,力不從心﹔有些是時效意識淡薄,拖泥帶水。針對不同問題的干部要對症下藥,作風不正調作風,能力不足提能力,意識不足補意識,通過教育培訓、考核評價、一線歷練等多種形式,嚴管與厚愛兼施,全方位提升黨員干部能力素質,扭轉工作作風,腳踏實地干實事,狠抓落實出實效,切實肩負起新時代賦予黨員干部的職責和使命,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左鵬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