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呈貢:民之安樂皆由治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雲南省各試點州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探索具有各地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人民網記者近日來到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全方位展示這裡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中不斷探索出的新機制、新經驗、新成效。
昆明南站是雲南“八出省、五出境”的重要樞紐,斗南花卉市場發展成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呈貢大學城雲集10所高校,雲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加快建設步伐……作為昆明市五個主城區之一呈貢,從一片阡陌農田變為一座功能集聚的現代化新城,生機盎然,活力四射。
呈貢之變,不止是城市面貌的蝶變,更變在長治久安。
2020年7月以來,呈貢區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將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的根本途徑,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做實基層“微治理”,構筑社會“大平安”,推動平安建設取得新成效,實現新躍升。
呈貢區春融社區開展老年人帆布包繪制活動。春融社區供圖
黨建引領自治 激發社會治理“源動力”
“這樣的治理,有溫度!”談及小區變化,居民老方邊說邊有力地點頭。
環境臟亂差,基礎配套設施逐漸老化,居民生活越來越不便利……此前,老舊小區的通病,在有著27個老舊小區的呈貢區龍城街道龍嶺社區多少都有點。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龍嶺社區探尋破題之策,有物業的小區,引導物業成立黨支部,由紅色物業引領社區治理﹔無物業但有單位管理的小區,社區引導小區設立院委會等自治組織,與社區、單元一道開展小區的大小事務決策和小區治理﹔無物業也無單位管的小區,社區引導小區設立院委會、樓棟長,激發居民自治熱情。
轄區三台路沿線有10個老舊小區沒人管,8個小區沒大門,剩余2個雖有大門卻破敗不堪。“進到小區裡,雜草叢生,垃圾亂丟,飛線充電,衣服亂晾,路面塌陷……”社區黨委書記孫小雁一股腦說了一堆。
社區黨委挖掘熱心黨員任樓棟長,引導他們加入到院委會,然后通過“板凳會”的形式,大伙說訴求,商量解決辦法,讓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
在呈貢區春融社區,小朋友正在體驗活字印刷術。春融社區供圖
而后,在社區參與下,大伙從最為要緊的環境衛生、飛線充電、路面下陷等方面開始行動。小區問題多,一次“板凳會”的作用有限,大伙多開幾次,能自行解決的自行解決,需要求助社區的求助社區。社區解決不了的,又向街道的“紅色議事廳”反映,直到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現在這些老舊小區,雖談不上多美,但起碼干淨整潔,住著舒服。”孫小雁說。更重要的是,大伙通過“板凳會”感情熟絡了,哪家有個困難,大伙一道幫忙,走在路上也會相互打個招呼。
小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基層治理的重心所在。在呈貢,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的,遠不止龍嶺社區。
這兩年,呈貢區共成立6個街道黨建聯盟,42個社區“大黨委”,建成43個居民小區黨組織,切實把居民小區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小區治理的戰斗堡壘,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直達“神經末梢”。
位於呈貢區核心地段的春融社區下轄惠蘭園、惠景園兩個住宅小區,去年9月,社區黨總支結合實際提出建設“15分鐘生活圈”思路,讓居民們生活中的一系列需求都能在一刻鐘得到滿足。
思路確定后,社區黨總支引導,推進社區娛樂、購物、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經過一年多時間打造,如今來到春融社區,愛心食堂讓“上班族”不用為早餐犯愁,下班后不用為買菜頭疼,家門口社區菜籃子便利店裡,蔬菜、水果、肉類隨意挑選。如果忙不過來,還可以提前電話預約,店員會貼心地提前把菜洗好、切好,用淨菜盒包好,拿回家即可下鍋烹煮。如果居民心理壓力大,還能到社區減壓賦能中心進行心理疏導。
社區老年人多,足不出戶就能到社區健康小屋和日間照料室得到便民醫療服務,還有健康講座、專家義診、手工制作、長者生日會等社區活動和心理健康、居家養老服務,讓老年人不僅得到社區居家和日間生活照料服務,還能享受文化滋養和精神滋養。
呈貢區龍嶺社區一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龍嶺社區供圖
凝聚多元力量 點燃社會治理“助推器”
放暑假,孩子去哪兒?今年暑假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暑假,孩子假期去處是家長最關心、最迫切、最操心的問題。
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地處呈貢大學城片區,轄區有雲南大學、雲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所高校、雲大附中、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2所中小學,周邊還有雲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高校。
資源不用是浪費。萬青社區和高校共建,將高校智慧注入社區,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特別是暑假期間,來自雲南省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的大學生志願者來到萬青社區,針對6到12歲的孩子,開展暑期成長營公益活動。科普、手工、繪畫、閱讀……沉浸式陪伴,體驗式成長,這個暑假,孩子們有了放飛自我的好去處。
呈貢區萬青社區聯合雲南師范大學開展暑期成長營公益活動。萬青社區供圖
烏龍街道烏龍社區原先在滇池邊,為保護滇池,2019年3月,居民們整體搬遷到2公裡外的漁園星浦小區。
“地是自己的地,村子在滇池邊有幾百年,要搬遷,大伙舍不得。”提起3年多前的場景,社區黨委書記丁勇頗為動情地說。
3年多過去,再和大伙聊天,提的多是現在的好日子。
這要歸功於烏龍社區黨委探索出的協商議事會機制,搭建了社區治理的“幸福橋”。
“我們整合資源,豐富服務居民的形式,拓展服務居民的載體。”社區黨委書記丁勇舉例說,在社區婦女兒童之家、四點半課堂,每天都有志願者為學齡兒童進行課后輔導﹔每月開辦特色親子活動,幫助老人解決孩子隔代教育難題﹔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天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中、晚餐……
整合資源,就是凝聚每個人的力量。為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呈貢區委社工委這兩年持續推進樓棟長隊伍建設。“我們以公開選聘、組織或居民推薦、個人自薦等形式,所轄6個街道45個社區樓棟長進行選拔。”呈貢區委社工委工作人員黎子晗說,截至目前,呈貢區目前有樓棟長1223名,其中黨員樓棟長764名,佔比62.5%,實現了全區樓棟長全覆蓋。
“做好鄰裡之間矛盾糾紛的調解和安全隱患、社情風險摸排工作”“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和情況反映”……呈貢區專門印發樓棟長日常管理辦法,多項基本職責包含其中。在黎子晗看來,散落在呈貢城區各個角落的樓棟長,他們像星星一樣,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
呈貢區龍嶺社區一老舊小區改造前后對比圖。龍嶺社區供圖
“智慧”推動治理 織密社會治理“保障網”
用“智慧”推動社會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新方向。
10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造訪春融社區惠蘭園小區,老人們圍坐在小廣場晒太陽、聊天,氣氛寧靜祥和。“出小區不用帶鑰匙,刷臉就能進單元門,親戚朋友來了也能通過手機遠程開門,很有安全感。”小區一名住戶說。
“看來小區居民幸福感挺高。”記者和社區黨總支書記何李元攀談起來。
“確實,近年來,省、市、區、街道、社區先后投入300余萬元資金,在社區建成了21個智慧道閘系統,14個人臉識別系統,36個治安監控系統,64個高空拋物監測系統64個……”何李元嫻熟地介紹。
效果如何?“治安監控系統沒安裝前,社區入室盜竊案件每月大概有2件,安裝了監控系統后,還沒發生過入室盜竊案件。”何李元頗為自豪地說。
近年來,各地不斷曝出高空拋物傷人事件。對此類問題,2021年,春融社區投入資金,安裝了64套高空拋物監測系統,通過使用變焦智能攝像頭、智能存儲等設備,實現了對高空拋物的動態抓拍、溯源和預警。
“從系統安裝至今,抓拍到高空拋物事件4起,高空墜物1起,均由公安機關進行了處理。”何李元說。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套系統,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提升了,今年再沒有發生過高空拋物的事件。
春融社區只是呈貢區利用智慧安防系統提升社會治理的社區之一。昆明市公安局呈貢分局技防中隊中隊長田江濤介紹,截至目前,呈貢區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02個,其中老舊小區50個。“建成后,這102個小區還沒有發生過接觸性侵財案件,老百姓的安全感大幅提升了。”他說。
目前呈貢區正參照智慧安防小區的模式,把智慧安防系統向城中村、農貿市場、學校、醫院推廣。“目前全區建成智慧安防校園2個、智慧安防市場3個、智慧安防醫院1個。”田江濤說,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朝著更高水平的智慧安防目標奮進,提升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時間拉回到兩年多前,2020年7月,呈貢區委區政府印發《昆明市呈貢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暨社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確以區委書記、區長為指揮長,部分區級領導為副指揮長,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由區委政法委書記兼任總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組織全區52家部委辦局和6個街道,全力開展創建工作。
兩年多時間過去,如今的呈貢,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畫面正成為常態﹔當地以黨建凝民心、聚民力、匯民智,正構建起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