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驢蹄”視頻為何成年輕人解壓神器

不知從何時起,修驢蹄的視頻開始被越來越多年輕人瀏覽、觀看,成為“解壓神器”。視頻的場景多發生在農村養殖場:老師傅提起驢蹄,拿著專業工具通過“剪、切、削、磨”一系列操作,將驢或上翹或畸形的蹄子歸置整齊。
對不少年輕人來說,觀看此類視頻儼然成為一種習慣。每天下班后或是睡覺前,都要點開幾個“過過癮”,偶爾還會在大數據的推薦下,順便看看切肥皂、切膠帶球、洗地毯、修復老物件等視頻。
年輕人之所以喜歡觀看此類視頻,起初多是出於獵奇心理。很多人都好奇:修剪驢蹄疼不疼?切完的肥皂、膠帶球會是什麼樣?臟地毯、老物件的本來面目到底如何?可以說,這本質上與小朋友“一探究竟”的執拗並無二致。
當然,令人好奇的事物有很多,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讓人持續著迷。很多人喜歡上此類視頻,還在於它能帶給年輕人不少“爽感”。看完視頻后,我們會感嘆老師傅三下五除二地將驢蹄修整妥當的技術,會感嘆修復師化腐朽為神奇的還原手段,還會因一塊充滿污垢的地毯恢復整潔而感到莫名舒爽。
伴隨著“爽感”而來的,還有一種“即看即悅”的情緒。短則十幾秒,長則十幾分鐘,我們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驢蹄變短變薄,地毯煥然一新,肥皂由整體變成顆粒。這是一種從無序到有序,從粗糙到精致的完美蛻變,甚至稱得上是某種意義上的新生。
對於一些因工作、生活不順,身處“凌亂”狀態下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能夠提供不少積極的心理暗示:你知道視頻的結尾一定是變得更好。
“解壓”是短視頻大數據給予此類視頻最准確的標簽,也是受眾最大的情緒滿足點。對當下的年輕人來說,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存在著不少壓力與焦慮來源。
據丁香醫生發布的《2022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在各種健康困擾中,“情緒問題(焦慮、抑郁等)”連續3年位居榜首。另據2021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18-24歲年輕人的焦慮與抑郁水平均高於成年期其他年齡段。因此,年輕人需要釋放壓力的情緒出口。觀看此類視頻,本質上也是年輕人在進行自我療愈與情緒調節。
仔細梳理一下,會發現此類視頻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破壞”,打破原有狀態,比如修剪驢蹄,清洗老舊物件,或者直接暴力切割肥皂﹔另一個則是重復,比如涂色、堆積木等。
理解青年對解壓視頻的喜歡,不妨把這種“破壞”看成是一種宣泄。從心理學層面看,壓力、焦慮來自人們對某件事情的過分聚焦與擔心,導致精神處於緊繃狀態。看驢蹄一步步修好的過程,可以讓人的情緒逐漸釋放出來,讓壓力得以消解。同時,心理學也有研究証實,玩積木、畫本涂色等簡單重復的活動,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的壓力,減輕焦慮症狀和負面情緒。
解壓視頻可以滿足年輕人的情緒需求,幫助他們回歸元氣滿滿的狀態。不過也要提醒一句,看修驢蹄等視頻雖解壓,也要注意適度,如果沉溺於此類視頻,隻會讓自己越來越累,最后得不償失。(楊寶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