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風懲貪腐讓群眾更“有感”
2022年11月08日14:3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郡縣治則天下安,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根基,基層干部是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對於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和作風問題量大面廣,必須要把紀律和規矩挺起來、立起來,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才能讓群眾感受到更多更強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抓早又抓小,在日常監管中防微杜漸。“一崗雙責”不是空口號,管業務必須管黨風。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必須要管好“責任田”,把作風建設融入分管領域和工作中,形成黨委統籌、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基層發生的一些細微問題,人們往往不以為意,但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隻有慎微慎初,勤提醒常督促,才能將苗頭消滅在萌芽階段,達到超前防范、源頭治理的目的。同時,主要負責人作為“關鍵少數”,在作風建設上更要打頭陣、擔責任、做表率,自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才能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抓好班子帶好隊伍。
引導加警示,在廉潔教育中筑牢防線。構建干部拒腐防變堤壩,需要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基層干部要用“有意思”的方式講“有深度”的內容,讓教育接地氣,有實效,而不是簡單地流於形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檢查中要明白“蒼蠅式”腐敗更容易傳播“病菌”,對小錯、小節決不放過,要用堅定的決心和勇氣與不良作風做斗爭,真抓真管,把處理違紀違法問題與公開通報曝光結合起來,發揮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達到查處一案、警醒一批,教育一片、規范一方的目的。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大力推進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干部作風提升,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礡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陸啟仙)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