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奮力創造新業績 奮勇建功新時代

2022年10月23日08:46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奮力創造新業績 奮勇建功新時代

10月22日,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雲南省代表團代表意氣風發走出人民大會堂。本報特派記者 雷桐蘇 周燦 攝

10月22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在北京勝利閉幕。出席黨的二十大的雲南省代表團代表走出人民大會堂,意氣風發、信心滿懷。大家紛紛表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我們要同心同德,埋頭苦干,銳意進取,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繼續團結奮斗、奮勇前進。

奮進新征程

越是壯闊的征程,越需要掌舵領航的核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十年實現偉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熱議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代表們紛紛表達心聲,展望未來,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曾經與世隔絕、封閉落后的獨龍江鄉,如今村民們已經把5G網絡、直播、網購、民宿等時尚用得得心應手,變成了發家致富的新門路。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挂獨龍江,獨龍族如今實現了整族脫貧,一步跨千年。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獨龍江走出封閉走向光明。”高德榮代表參與、見証了新時代十年來獨龍江鄉的巨變。他自豪又無比堅定地說,“未來,我們獨龍江的發展要更上一層樓,獨龍族日子會越過越幸福。”

“我從大會收獲了信仰的力量、前進的方向和必勝的信心,我們要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浦虹代表說。

代表們表示,要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各項部署落實落地,努力在各自崗位上不斷創造新業績,全力推動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推動新發展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戰略部署。產業發展是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代表們表示,要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大抓產業發展,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朱有勇代表說,要把大會的精神帶回去,帶到自己駐扎的村子去,帶到廣大群眾中去,擼起袖子好好干,用科技為農業發展助力,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繼續奮斗。

劉勇代表說,楚雄彝族自治州將持續推進工業提檔升級,全產業鏈打造綠色硅光伏、綠色鈦、綠色釩鈦、綠色銅產業集群和“風光水儲充”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成效。

趙瑞君代表說,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要著力推進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擴大對外開放,贏得更大主動,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張之政代表說,臨滄市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把臨滄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大通道上的重要樞紐和平台。

創造新幸福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代表們表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雲南來說尤其重要。

“大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司莫拉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司莫拉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趙家清代表對司莫拉佤族村下一步發展充滿信心。他說,我們要對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農民腰包鼓起來,讓司莫拉佤族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李娜倮代表專門創作了新歌《幸福的時代》為盛會獻禮。她表示,要繼續挖掘好民族文化資源,辦好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公司,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帶領全村群眾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張桂梅代表希望,用教育助推鄉村振興,讓山裡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一樣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從教35年的李晶代表見証了全省教育事業的新發展歷程,也深知雲南教育存在的短板。她表示,要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提高辦學質量,讓更多孩子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李桂科代表希望繼續加大投入,改善基層基礎醫療條件,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代表們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埋頭苦干、銳意進取,團結奮斗、勇毅前行,在各自崗位上帶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帶頭苦干實干,創造更大業績,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

特派記者 楊猛 左超 張寅 本報北京專電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