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花痴博士”

徐元鋒
2022年10月18日10:13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從法國訪學回來,他一頭扎進大山裡,連村干部都不認識他

你可知道:從花店、花市買的嬌艷欲滴的玫瑰,其實專業學術名叫“切花月季”﹔作為全球和全國第一大鮮切花,我國市場上的“切花月季”絕大多數都是國外引進的品種——業內人說是95%,有人說還不止。

購買新品種要支付專利費,業內的規則是:買的是種苗,專利費按所產鮮花的枝數來支付,一般是每枝花價格的5—10%。

不過我國既是鮮切花消費大國,又是月季種質資源大國。野生月季和薔薇資源佔了約全球一半,號稱“植物王國”的雲南,又佔了約全國的一半。月季種植培養的歷史悠久,芳香早就飄蕩在唐詩宋詞裡,“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

這就刺痛了國內的從業者、育種人,李淑斌是其中之一,他還因此成了“花痴博士”……

李淑斌和部分團隊成員,左五為李淑斌

今年43歲的李淑斌,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員,來自臨滄鳳慶的彝族農家子弟。2012年讀博時,李淑斌赴法國國家農業科學院做月季遺傳育種訪問研究。“中國自主研發的月季品種之少,連外國人都不能理解”,他說。學習期間,他廣泛考察歐洲的月季育種和市場。2015年,學成歸國的李淑斌,帶著幾個學生娃鑽進晉寧寶峰街道的荒山裡,從七畝地開始,白手起家研發月季新品種。

10月12日,記者輾轉來到這塊基地,走到半路心都涼了。附近沒有人家,住的是活動板房,吃菜自己種,山上養了羊和雞還有看家狗,形同隱居。同行的盧秀慧說,現在路好歹硬化了一小段,以前下雨還得下山推車。盧秀慧2017年加入李博士團隊,今年28歲,她坦言“當年同宿舍三個人就剩下我,因為我在農村長大,這條件還能‘忍受’”。在山上六七年,團隊痴迷於月季一心搞科研,“連村干部都不認識”。李淑斌回農科院也是泡在實驗室,有人說“你越來越沒名氣了,每天加班到很晚,就保安和你最熟了”。

其實他大可不必如此,國外研究的背景和導師的實力,足以讓他在“學院派”的路上平步青雲。他的“痴迷固執”被同行戲說為“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對此李淑斌理解,做科研首先得有志氣,成果要接地氣,為月季裝上管用的“中國芯”。

話裡有兩層意思:一是培育月季新品種的創新程度如何?二是新品種能否接受市場考驗,能否給老百姓帶來實惠。李淑斌用的是“核心親本”的笨辦法:先培育親本,建立大的基因庫,再選育品種——不是簡單的市場品種間雜交,而是廣泛收集種質資源,將古老月季和近緣種的基因引入“親本庫”,從源頭上初始創新。因為流行品種的親本,是育種公司的核心機密,是買不來的。團隊沒有科研經費,靠的是拿過硬產品到市場上苦錢,如果科研成果市場不認可,他們就活不下去。

2018年,李淑斌嘗到了市場的冷酷無情——山窮水盡揭不開鍋了。從不抽煙的他,那時一天抽兩三包﹔為了“保運轉”,家裡的房子被他賣了﹔那個曾賺錢供弟弟妹妹讀大學的大哥,看著母親重病而囊中羞澀,對妹妹買房的首付款也心有余力不足了。月季尖利的刺啊,讓李淑斌在夜深人靜時懷疑人生:“花痴”是不是被迷了心竅?

為收集月季種質資源,7年間李淑斌的車跑了近50萬公裡,走遍《中國植物志》所載的薔薇屬主要分布區,近到四川、貴州,遠至新疆。而野外收集不僅是辛苦,有時還得碰運氣,無功而返是家常便飯。通過廣泛的雜交獲得想要的表型性狀組合,最終被市場認可,是漫長的“大海撈針”過程,成功幾率可能是十萬分之一。如此,就不難理解很少有人願意干育種了,尤其是自負盈虧的商業育種。

2019年,“山窮水盡”的李淑斌“柳暗花明”,團隊接到一個上千萬的大單,一下子前途光明了。“遇到‘貴人’了”,他說:“這個‘貴人’其實是市場。”靠笨辦法得出的成果,獨一無二,性狀上抗虫、抗病、抗寒能力強。“方向就是‘環保月季’,不用那麼多化肥、農藥,也不用太多保溫、澆灌設施”,李淑斌說:“我們沒有專門的銷售隊伍,如今一年一千多萬銷售額,靠的是品質和口碑。”

如今李淑斌以大學生畢業生為主體的創業團隊,博士、碩士和學士等成員有二十多人,平均年齡才二十五六歲。他們成立了艾薔薇園藝科技有限公司,探索以企業為科技創新主體的產學研路子,將創新成效的評判交給市場。團隊怎麼留人?除了待遇和機會,還得益於寬鬆進取的文化。這裡沒有老板,李淑斌是李老師,李老師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不開小灶。今年加入團隊的清水河村985畢業生呂雨娜說:“團隊的容錯率很高,好像還在學校裡,有種被保護的感覺。”團隊新成員被要求,必須到花農家住一兩個月,以“培養和老百姓的感情,認識事業的價值,多一點‘痴’勁”。

李淑斌說“唯有熱愛方能堅持”。當年他參加法國國家農業科學院的視頻面試,學術能力並不很突出,之所以被選中,導師后來解釋說是因為他“全程在面試中保持微笑,看起來是個好相處的人”。所以李淑斌的選人標准,不那麼看重畢業院校和學習成績,性格質朴、樂觀合群更重要。

昆明市晉寧區是我國鮮切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第一縣”,年產50億支鮮切花,約佔全國一半。去年3月,在地方政府的動員和支持下,李淑斌團隊“下山”來到寶峰街道清水河村委會,並在村裡建立科技小院和“鄉村振興”實驗室。晉寧區拿出200萬“一縣一業”項目資金支持團隊發展,村委會的三棟辦公樓拿出兩棟給團隊免費使用。清水河村月季新品種研發基地建起來了,大家的生活條件改善了。

為何選擇清水河村?李淑斌說,來鮮花產業的“靶心位置”,發力推出新品種就能激起浪花,還把團隊推到市場競爭最慘烈的戰場去錘煉。李淑斌團隊的“科技小院”進村帶來了什麼?清水河村黨總支書記呂翠蘭說:“有李博士支撐帶動,我們就是‘博士后’,辦了‘農民業校’、科技咨詢、技術指導、勞務用工、鄉村旅游不說,咱們村從寶峰街道最沒存在感的村子,一下成了最漂亮的村子,進村就是月季香!”

“下山”后,年輕的團隊將面對國際育種行業“家門口”的競爭,李淑斌頭腦清醒。他說,雖然現在離國際一流公司差距大,但隻要方向和路線對頭、組織形式有活力,背靠國內的大市場踏實做好自己的事,今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在清水河村村口,一塊大石頭上鐫刻著“月季村”三個字,上面一部分故意留白。“是填‘雲南’、‘中國’,還是填‘世界’,就看大家努力了”,呂翠蘭對未來滿懷憧憬。

注:所有圖片和視頻資料為晉寧區融媒體中心和受訪者提供

(責編:朱紅霞、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