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紅塔區:打造本土農業品牌

龍頭企業少、企業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曾一度影響玉溪市紅塔區農產品的附加值。黨的十八大以來,紅塔區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建設,農業經濟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截至2021年底,全區有農業企業447戶,其中重點龍頭企業48家。2021年,全區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銷售收入92.7億元左右,比2012年同期增加45.67億元,增幅131.06%。
雲南某糧油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正抓緊生產。張杰攝
在研和工業園區雲南某糧油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一條條糧油生產、包裝設備正在緊張地生產中。經過吹瓶、灌裝、裝箱檢測等全自動工序后,一桶桶食用油包裝完成,准備發往各地。十年前,該公司一年銷售的實用油不到一萬噸,年銷售收入不到一個億﹔如今,該公司一年銷售的油在20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已達20億元。
“回顧企業十年來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特別是疫情以來,財政也通過退稅的方式扶持我們,讓我們在經濟下行、疫情壓力大的情況下,有了發展的動力和信心。今年公司又投資2.7億元,新建了15萬噸智能化精煉設備生產線。”該公司董事長劉軍介紹。
2012年,以食品加工為主業玉溪某集團組建成立,並將廠區遷址到玉溪市高新區九龍工業園區,年產20000噸的全自動生產線建成投產后,企業便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企業的發展中,該集團特別重視產品的研發,產品也從十年前的果糕系列產品到現在的果萃、果薈等多系列產品,將雲南大山的林果資源開發成綠色健康食品,讓好水果換種方式走出雲南。
“十年前,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進行技術研發,從2017年以來,開展‘產學研’合作,先后與部分高校建立了專家工作站。目前從種植端到產品研發端,都實現了高科技注入,企業科技創新實力大大提高。”該集團辦公室主任陸江麗介紹。
這兩個企業的發展壯大是紅塔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縮影,十年來,紅塔區通過實施農產品品牌提升工程,以優勢特色產業品牌創建為重點,培育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品牌效應逐步顯現,進一步提升了紅塔區綠色食品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下一步,將用好用足各方面的政策和資金,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生產條件。”紅塔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左紅余介紹。(李春麗、姚奕君、向永祥、張偉鳳、李海東 紅塔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