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大家手筆)

方精雲
2022年09月22日07: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大家手筆)

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要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多為老百姓建設休閑、健身、娛樂的公共場所。”從生態學角度看,山、水、城不僅僅指狹義上的山地、水體、城市,而是具有更廣的外延,可以說涵蓋我國主要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深化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的認識,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山”涵蓋以丘陵、山地、高原等起伏地貌為基本特征的生態系統類型。從結構上看,山地生態系統是由林、田、湖、草、沙等不同生態系統構成的復合體。我國是山地大國,山地生態系統在保持水土、淨化環境、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物質生產資料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治山,必須秉持生態系統整體性原則,充分考慮各類生態系統的特征、規律和聯系,綜合進行保護和治理。科學治山,能夠讓治水和治城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則會導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要抓住植被這一生態系統的“牛鼻子”,遵循“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原則,通過科學、系統的保護和修復,讓各類植被健康生長,讓美麗山川和美麗人居交相輝映。

“水”是河流、湖泊、濕地等諸多水域生態系統的統稱。水域生態系統聯結陸地和海洋,是生態系統網絡的重要節點,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或缺的淡水資源和諸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我國河湖眾多,水域生態系統廣布,同時水域生態治理也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例如,我國水資源分布地域不均衡,呈現“北缺南豐”的顯著特點。實踐表明,科學治水不能就水論水、就水治水,而要從系統的視角把握水域生態系統的特征和規律,合理布局產業結構,促進人口、生產力和土地利用布局與水資源分布格局相協調。科學治水,還要深刻意識到“山”對“水”的制約作用,通過對山地植被的保護和修復,從源頭上治水,做到治水先治山。

“城”是人工建造的復合生態系統。科學治城,營造健康美麗的城市生態環境,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問題隨之凸顯。科學治城,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城市地理環境、發展定位和自身特點出發,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推進高質量發展,又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設更多休閑、健身、娛樂公共場所,建設美麗宜居城市。

山、水、城生態系統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等方式形成相對獨立又彼此依存的耦合關系。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充分體現對山、水、城生態系統耦合關系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准確把握山、水、城生態系統的地位和功能,進一步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從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出發,統籌兼顧、整體實施,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增強,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中國。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雲南大學校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2日   第 09 版)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