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中國漢服百億市場催熟“妝娘”“簪娘”新職業

2022年09月13日09:1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漢服百億市場催熟“妝娘”“簪娘”新職業

“漢服妝容與日常妝容的最大區別在於眉眼,眉毛以柔美纖細為佳,眼影以橘、紅兩色居多。”晚間十點,孫珊一邊收拾化妝間,一邊向記者介紹。不同於其他“打工人”,在中秋、元宵一類的傳統節日中,孫珊不僅沒有休息,反而更加忙碌。

“今年中秋前后,接了二十來個訂單,穿上中華傳統服飾過中秋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今年29歲的孫珊是一名“妝娘”,自己創辦了一家國風攝影館,為漢服愛好者提供化妝造型、服裝租賃、寫真攝影等服務。

孫珊打小就愛中華傳統服飾下的造型之美,用她的話說,沒有女孩能抵擋那些美好的東西。大學畢業后,她先后從事過教育、行政、新媒體運營等職業,但始終無法放下心中的“漢服夢”。三年前,經反復考量,孫珊毅然辭職,開始開辦自己的漢服館。

“做我們這一行的大部分是出於熱愛。”談及自己的辭職創業,孫珊說,當今中國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隻要願意付出勞動,基本都能解決溫飽問題,失敗帶來的不利影響大大降低,這是她踏出第一步的底氣所在。

如今,簪發持扇著漢服正成為年輕人“出街”的新潮流。他們願意花更多時間精力向他人推介漢服,使小眾文化逐漸“破圈”,促進漢服經濟發展。據艾媒咨詢《2022-2023年中國漢服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告》,2022年,漢服經濟市場規模預計達12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3.4%,2025年有望達到191.1億元。

嶄露頭角的漢服經濟,吸引了一批漢服愛好者的目光,逐漸成為創業新熱點,並催熟了原本不被看好的相關職業。“妝娘”孫珊所提供的化妝造型服務,僅為其中之一。

26歲的小林是一名“簪娘”,主要通過線上平台完成業務,客人將心儀發簪樣式圖發送給小林,經雙方溝通確認后,小林便在自家開辟的小小工作室內開始制作,成品由物流送到客人手中。

“會有一些做好的成品供客人挑選,也可以根據他們的要求私人定制。”小林介紹說,“我本身是美院畢業的,在學校的時候會跟視頻做一些小簪子,起初是做著好玩,后邊也迷上了,就開始專職做‘簪娘’。”

為積攢人氣,小林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發布了簡易發簪的制作教程,收獲了九萬多名粉絲。“現在找我訂制發簪的人也越來越多,收入最高的一個月有兩萬多元。”

“我還將漢元素融入一些日常發簪的設計中,也十分受歡迎。”當問及是否認為漢元素會對傳統文化造成沖擊時,小林說:“傳統服飾本身就是小眾市場,發簪質量重、款式繁瑣,穿戴的場合有限,並不利於文化的傳播。相反,帶有漢元素的現代簡約發簪更貼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也更容易打破小眾文化壁壘,增加曝光度。”

與小林抱有同樣想法的,還有“90后”改良漢服設計師思源。“我做漢服設計已有6年,起初兩年,我的設計方向主要為傳統漢服,現在側重於漢元素常服。因為后者的面向范圍會更廣,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更好地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推廣出去。”

身處行業多年,思源對漢服市場的發展變化有著更直接的體會。“以前一張設計稿大概在600元左右,一次性買斷﹔現在不僅有首筆稿酬,還會根據后續銷量算提成,這正是消費者對服裝設計要求提高所帶來的。”

漢服市場的廣闊前景也使資本方投資意願不斷提高。2020年9月,漢服品牌“重回漢唐”相繼完成兩輪股權融資和戰略融資﹔2021年4月,漢服國風品牌十三余關聯公司杭州達哉文化有限公司獲得A輪過億元融資。

“我入這行時,身邊挺多人反對的,但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入行。”思源說,這兩年來,時不時能收到學妹想與她共事的私信。提起未來,思源希望能早日開辦屬於自己的漢服工作室,設計出更多人喜愛的漢服,向大眾推介漢文化。(張雪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