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潤萬物 碧水撫人心

野果香,花兒俏,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這幅畫面描繪的是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西邑鎮的舍茶寺水庫。舍茶寺水庫像一顆藍寶石鑲嵌在西邑鎮七坪村與水井村之間,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湖水映出了藍天白雲的倒影,也映襯著勤勞、質朴的鄉親們的幸福生活。
舍茶寺水庫全貌。
舍茶寺水庫工程是雲南省26個煙草大型水源工程建設項目之一,也是鶴慶縣第一個煙草援建水源工程,項目總投資9623.5萬元,其中,中國煙草總公司援建7431.44萬元。水庫於2012年立項,2014年10月底開工,2016年4月底完工,並於同年7月中旬開始試蓄水,至今已陪伴鄉民度過6個年頭。
對於水困,今年55歲的水井村民朱子均深有體會,“過去,由於缺水嚴重,我們家家戶戶都建了水井,水井村因此得名,但是往往生活用水都難以滿足。田間灌溉更是隻能等雨季時利用水窖或水塘蓄水,遇到干旱季節就隻能到處找水,一車車拉水去田間灌溉,費時費力費錢,苦不堪言。”
“我們西邑鎮水井村,總體海拔較高,山區佔比高達89.7%,‘人在崖上走,水在崖下流’,由於缺乏蓄水措施,很多田地成了靠天吃飯的‘望天田’。為了讓農田多‘喝’一口水,我們想盡各種辦法。水資源的匱乏,導致產業發展艱難,田間種植的主要是耐旱作物,結構較為單一,很多村民隻能靠外出打工提高收入。”水井村黨總支書記朱躍文回憶道。
不僅是農業生產對水的渴望,還有工業發展對水的需求。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鶴慶縣西邑鎮打造了一個以金屬精深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西邑工業園區。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被吸引入駐園區,原有水源在滿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方面也越來越吃力。
嚴重缺水的情形,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和鶴慶縣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情況出現了轉機,政府與煙草公司共建舍茶寺水庫,群眾幾十年的“渴”望終於迎來了解“渴”的機遇。
“舍茶寺水庫總庫容164.4萬立方米,年供水量大約為246萬立方米,解決了西邑鎮七坪村、水井村委會以及奇峰上、下營3個自然村飲水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西邑鎮1萬多畝耕地農業灌溉問題及工業園區的生產用水。”西邑鎮鎮長張曙光介紹道。
“當初要建水庫的時候,我們咨詢了許多專業人士,都說從規劃到竣工至少也要七八年。可實際上舍茶寺水庫從立項到動工,不到4年就完工投入使用了。作為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水庫不僅致力於解決包括農業生產用水難題,而且著眼於緩解居民用水緊張問題。”鶴慶縣煙草專賣局生產副經理劉江平笑著說道。
對於舍茶寺水庫的建設,七坪村村民馬義喜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政府與煙草部門投資建設的水源工程,建得快、建得好,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這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舍茶寺水庫。
據了解,舍茶寺水庫所在的區域過去是一片荒地。水庫建成后,水庫裡的水生生物越來越多,各種鳥類飛來棲息繁衍。現在,這裡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翠環綠繞、樹木成林,水庫波光粼粼、景色秀麗,周邊群眾還經常來觀光、打卡。水庫的建成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業余生活。
水庫不僅滋潤了農田,給產業帶來希望,更流進了老百姓的心田。
“有了舍茶寺水庫,我們村的水源有保障了,生產生活更便利了,村裡去外面打工的一些人也陸續回來,打算搞點產業。現在我們村發展了花卉、特色蔬菜等產業。下一步,我們將努力提升鄉村環境、產業、文化、管理、服務,實現淨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努力打造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七坪村黨支部書記王銀柱說道。
如今的舍茶寺水庫,一頭擔起萬頃碧波,一頭牽系百姓情懷。“水源充足、田成方、渠相通、溝相連、路配套、旱能澆、澇能排、旱澇保收”的現代農業景象在鶴慶縣成為現實。(張玉飛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