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巧家:打造綠色鄉村 產業與生態齊飛

近日,在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金塘鎮梨樹村的火龍果種植示范園裡,一個個紅艷艷的火龍果挂滿枝頭。園區火龍果成熟上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採摘和品嘗。
金塘安置區。謝開敏攝
“幾年前,這兒還是荒田瘠地,土地裡大多種的是稀稀疏疏的玉米,大部分村民都情願外出務工,哪裡有什麼人啊!”金塘鎮宣傳委員謝開敏感嘆,幾年以前,大家沒想過梨樹村會有如今這番熱鬧的景象。
梨樹村的變化只是巧家縣金塘鎮綠色崛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巧家縣金塘鎮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積極探索綠色產業、現代觀光農業發展之路,著力打造綠色鄉村。
金塘鎮結合鄉村振興,全鎮大力發展烤煙、蠶桑、花椒、核桃、芒果、反季蔬菜等相關產業。金塘鎮以仁和、興隆、梨樹坪等村為重點,打造了以石榴、西瓜、芒果、火龍果等精品水果為主的高標准農業高效產業示范園。2018年,金塘鎮引進產業公司,建成400畝火龍果標准化種植示范園,通過“龍頭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梨樹村已建成470畝火龍果高標准化種植示范園、550畝軟籽石榴高標准化種植示范園,興隆村則建成了軟籽石榴高標准化種植示范園400畝、芒果410畝。
仁和村芒果。顏微攝
在不斷推進生態宜居的綠色鄉村建設中,金塘鎮仁和村先后開展了人居環境提升、垃圾收集處理等工程。將土地集中流轉,聚集能人、大戶等資源進行鄉村整合打造,讓美麗鄉村變綠色鄉村,讓傳統鄉村變現代鄉村,讓分散鄉村變整合鄉村。
基礎設施建設上,金塘新集鎮設有互通連接巧蒙路、昭巧路兩條二級路,現有金沙江水運渡口2個互通四川,金塘集鎮遷建后在新集鎮修建碼頭,全鎮111個村民小組全部通公路。水利設施建設方面,不斷完善修建地窖和人飲管網,為金塘鎮提供飲水保障。全鎮有灌溉溝渠170千米,大堰10條,自來水和地窖蓄水結合,使全鎮資源性缺水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
金塘鎮還採取農旅融合的模式,通過以農帶旅的方式,充分發揮本土自然資源優勢,將農業和旅游業有機融合起來,再以金塘鎮得天獨厚的天然硫磺溫泉水為資源,緊扣“山水畫廊、溫泉金塘”的定位打造特色旅游城鎮。
梨樹坪火龍果基地。顏微攝
此外,金塘鎮加大教育扶貧工程實施力度,全面解決學生因學致貧的問題﹔醫療方面,建成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體系,著重解決老百姓因病致貧問題﹔就業創業方面,金塘鎮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自主創業,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著力促進就業創業服務體系。鄉風文明建設中,金塘鎮特別制定村規民約,打擊封建迷信活動和酒席大操大辦等陋習,倡導厚養薄葬、鄰裡和睦、互敬互愛的鄉風文明。
如今行走在金塘的各個村組,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秀美村庄青磚白牆,整齊劃一,彰顯出獨具韻味的田園風光﹔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鄉村田野笑聲爽朗,久久回蕩……這一切,映射出金塘綠色鄉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是巧家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更是巧家縣堅持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的生動實踐。(顏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