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這裡的暑期實踐是用民漢雙語打造行走的課堂

2022年07月19日09:5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裡的暑期實踐是用民漢雙語打造行走的課堂

在墨江聯珠鎮三小,黨晨曦上課前和孩子們對了“暗號”。這個“暗號”就是唱《孤勇者》——一首在小朋友和大人間流行的歌。課堂氛圍瞬間進入高潮,大學生和小學生全部沉浸在對“暗號”的歡樂之中。

黨晨曦是雲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本科生。7月4日至8日,他和老師、同學一行9人組成的雲南民族大學理論宣講團,前往雲南普洱市思茅區和墨江、寧洱、景谷3個縣的6所學校、4個村寨,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民法典知識普及以及普通話推廣等社會實踐活動。

2016年以來的每個暑假,雲南民族大學都要成立這樣的民漢雙語志願服務隊,組成理論宣講團,分別前往雲南11個人口較少民族與“直過民族”聚居區,用民漢雙語進行理論政策宣講和推廣普通話。截至目前,6400余人次大學生在雲南各地1330個村寨開展志願服務,服務時長累計5萬多個小時,讓當地近6萬名群眾受益。

7年來,雲南民族大學的志願服務實踐不僅宣講了國家的相關政策,提升了當地被服務人群的普通話表達能力,豐富了大學生的實踐經驗,更是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志願服務中,講好了一堂“大思政課”。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2021年9月,雲南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的拉祜族學生李秋姣,入選共青團中央民族團結宣講“輕騎兵”。

李秋姣的家鄉在雲南普洱市孟連縣位於邊境的一個小山村。小時候,她和村裡的大多數人一樣,隻會說拉祜語。直到去縣城讀書,她才開始學習普通話,並且越說越好。進入大學后,她做主持人,參加演講比賽並獲獎。

2019年以來,李秋姣多次參加雙語宣講志願服務,與同學們一起去拉祜族生活的山鄉。在這些村寨,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隻留下不會說漢語的老人。李秋姣和同學就幫助駐村扶貧工作隊翻譯民族語言,用拉祜語和漢語給老鄉們講解環保、禁毒防艾等相關政策,解讀他們不理解的事物。

白天,村民都要干農活,大學生志願者就利用晚上的時間,在村支書的帶領下,與大家一起圍坐在火塘邊交流。“火塘對於少數民族來說,是一個取暖、照明、做飯、睡臥、聚會議事的重要場所。”李秋姣說,小時候,我們每天都一起圍坐在火塘邊,聽老人講故事,講道理。如今,我們在火塘邊開夜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村村寨寨。

為讓群眾對宣講內容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同時學會說普通話,火塘夜校採取“文藝+宣傳”模式,大家圍著火塘跳民族舞、唱民族歌﹔志願者用精心制作的課件和音視頻,讓村民學會用普通話自我介紹、問路、購物、住宿、就醫、就餐等﹔同時,還教村民安裝“語言扶貧”App,讓他們學會使用普通話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學習普通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志願者把每天的新冠肺炎疫情報道翻譯成民族語言,用村裡的喇叭進行廣播。無論到哪個村,參加學習的村民人數都超出了志願服務隊的預期,有時現場教學不得不從室內搬到室外,他們學習熱情高漲,跟著大學生一字一句地讀著簡單、常用的普通話,課后不斷地問這問那。在他們看來,大學生們講的課“及時、鮮活、接地氣、還想聽”。

“以前不太會說普通話,去外省打工,與人交流很困難,東西不會買,去醫院看病也不知道醫生說什麼。”普洱市瀾滄縣大山鄉的一位村民說,自從參加了學習,並在手機上安裝了App后,表達能力提升了,現在和別人交流已經沒有問題了。“過去我們看病隻敢找會說拉祜語的醫生,或者找人幫忙翻譯,很受限制。學會說普通話就能享受現在的好生活了。”

志願服務的受益者不僅是當地村民,大學生也在民族山鄉的生活和同學同研同講中,被各民族的深厚文化所震撼。

一次,在孟連縣娜允鎮賀雅小組的培訓中講到環保話題時,一位村民發言說,《牡帕密帕》(拉祜族的長篇詩體創世神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注)中說,拉祜族祖先是從葫蘆裡出來的,12種動物把拉祜族的祖先撫養長大,祖先一直教育我們要尊重自然,要懂得感恩。

“村民智慧的闡釋,讓我們體會到,各民族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化和信仰來保護自然,他們對自然、對文化、對一切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對我們啟發很大。”李秋姣說。

21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楊浩馬也認為,志願服務活動讓他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真正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含義。

“社會實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到基層宣講黨的理論,讓我感受到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雲南民族大學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楊俊峰說。

理論宣講是行走的思政課堂

“青年成長和發展所需的知識,不僅來自書本,還來自實踐。”雲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春亭說,應用和實踐是最好的學習方式。雲南民族大學是教育部批准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少數民族大學生通曉母語,正是開展民漢雙語志願服務的優勢所在。

在他看來,“理論宣講就是一個行走的思政課堂”。

多年的教學,讓李春亭感到,目前,以志願服務為主的實踐育人模式在一些高校雖然已初具形態,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脫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脫離等問題,課堂志願服務教育空位,學生志願服務缺乏規范的教育引導和培訓提升,高校志願服務與社會銜接不夠,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形式較為分散、覆蓋率低,難以幫助學生真正成長起來。

“思政課要求高,講好不容易,單靠思政課教師、第一課堂和學校,是遠遠不夠的。”李春亭說。

為解決這些問題,雲南民族大學把志願服務融入課程教育和課外實踐,通過第二課堂成績單來有效銜接。將《志願服務概論》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面向全校開設《志願服務理論與實踐》公共選修課﹔把志願服務活動量化計入學分,規定必修學時,推動志願服務全覆蓋。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志願服務,引導學生圍繞公益領域創新創業。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志願服務專業性,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這一志願服務實踐育人模式強調的是“向下”,不斷貼近學生,突出項目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在李春亭看來,要根據基層需求組建一支有力的實踐團隊,讓大學生志願者在用普通話和少數民族語言宣講中,精准傳遞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成為宣講能手,“培訓尤為重要”。

為此,學校除了進行全員培訓、小組試講、集體評課,還要求宣講團成員研讀經典文獻,利用《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等在線資源開展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邀請專業播音員教授學生宣講技能和普通話發音﹔在校內和校外開展示范宣講,在呈貢區烏龍街道挂牌雲南民族大學生理論宣講實踐基地,到社區實地宣講,以此來提高學生宣講技巧,細化實踐環節。

“這些培訓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升了宣講的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環。”李春亭說。

黨晨曦深感受益匪淺。老師教授的資料收集、問卷設計、結果呈現、風險管控科學計劃等知識,操作性很強,其他同學分享的經驗和成果,對他們幫助很大,使他們能夠順利完成今年暑假的實踐活動。

在志願服務理論與實踐課上,聽完宣講團成員的分享,民族文化學院本科生李娜列感慨地說:“學長們讓我們看到社會實踐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了樂趣。”

多年來,雲南民族大學以大學生民漢雙語志願服務為代表的志願服務實踐育人模式,彰顯出了民族高校辦學優勢,推進了志願服務與學生專業學習深度融合,構建了“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素養課程”模式,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發現真理,檢驗運用、鞏固提升所學專業知識。各民族大學生在志願服務實踐中交往交流交融,以語言相通推進各民族溝通認同。

目前,《民族高校“雙合雙循環”志願服務實踐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以大學生民漢雙語志願服務為例》,已入選2021年國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志願服務實踐教學反哺專業和課程建設,形成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良性“雙循環”。

多年來,民漢雙語志願服務團先后獲評雲南和全國優秀社會實踐團隊、中國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全國學雷鋒4個“100”最佳志願服務組織。今年4月,雲南民族大學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入選2022年“強國有我 ‘核’你一起”千支大學生志願宣講團。

“學生希望到基層了解國家和社會變化,奉獻社會、提升自己,依托社會才能講好一堂大思政課。”李春亭說。(張文凌)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