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增加購買成本、造成環境污染 過度包裝該瘦身了

趙 昊
2022年05月16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過度包裝該瘦身了

  徐 駿作(新華社發)

  徐 駿作(新華社發)

  很多消費者有這樣的經歷:花高價購買包裝精美的產品,拆開“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裝,商品本身沒多少價值。有人認為,過度包裝是現代的“買櫝還珠”。此前,工信部對《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准進行修訂,進一步規范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要求。過度包裝危害有哪些?如何限制過度包裝?本報記者為您解答。

  損害消費者權益

  家住北京的小王是一位“美妝達人”,喜歡從網絡上購買香水的她,最近收到了某品牌的香水禮盒。打開鞋盒大小的快遞箱,映入眼帘的是一個手提紙袋,從紙袋裡拿出硬紙盒后拆開,裡面是一個同樣大小防塵布袋,布袋裡包裹著幾個三指寬小紙盒,撕下塑料膜,打開紙盒,才見到香水本身。“大部分美妝產品的外包裝和這個香水盒一樣,裡三層外三層的。”小王說。

  無獨有偶。2020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電商平台商品包裝抽查時發現,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涉嫌過度包裝,其中化妝品包裝不合格率高達70%。

  江蘇蘇州的小劉每逢開春有吃青團的習慣,採購過程中,各式各樣的“青團禮盒”讓小劉眼花繚亂。“有很多‘青團禮盒’價格比散裝青團高很多,味道卻一般,篩選起來費時費力。”小劉說。

  “化妝品和食品行業是過度包裝的‘重災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食品消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消費量大且有分開包裝的需要,給了商家過度包裝的可乘之機。化妝品通過多層包裝,能夠提高附加值,迎合一部分的消費者的需求,刺激銷量、增加利潤。記者在“小紅書”平台上發現,不少網友對一些包裝精美的化妝品評價是“用心又精致”“儀式感滿滿”。

  商家通過過度包裝增加利潤,部分消費者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獲得“儀式感”,看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損害的卻是消費者的權益。

  一方面,過度包裝帶來的“儀式感”要由消費者買單。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曹明德對本報記者說,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包裝盒拆開就扔掉,隻有產品具有使用價值。但在實際中,包裝的成本包含在商品價格內,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商品包裝越臃腫,消費者會花更多的錢,卻不會得到更多的使用價值。

  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往往是有什麼買什麼,如果所有商家都出於增加利潤的目的,讓過度包裝之風愈演愈烈,久而久之在貨架上隻能看到過度包裝的產品,消費者隻能被迫接受,為過度包裝掏腰包。“因此,亟須在供給側方面對過度包裝加以規制。”曹明德說。

  “我們需要一個可量化的標准約束商家,要求商家在前端提供綠色環保的包裝,讓監管者判斷、查處過度包裝時有據可查。”劉建國說。

  提供明確標准

  為進一步規范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完成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准(以下簡稱《標准》)第1號修改單(二次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4月18日至22日,修改單二次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在工信部網站進行公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該修訂單和標准中適用於月餅、粽子的條款實施日期為今年8月15日。

  修訂后的《標准》將從月餅和粽子的包裝需求、商品必要空間系數、包裝層數、混裝情況等方面作出更嚴格的規定,旨在進一步限制過度包裝。

  從包裝層數來看,《標准》將月餅和粽子的包裝層數由“不超過四層”調整為“不超過三層”。同時,《標准》明確商家控制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餅和粽子,包裝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15%﹔月餅和粽子的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標准》還禁止月餅與其他產品混裝,粽子與超過其價值的產品混裝。

  《標准》規定,食品或化妝品內裝物的體積是用淨含量乘以必要空間系數來表示,必要空間系數的取值依據產品而定。怎樣使用必要空間系數測算?以酒類商品為例,酒的必要空間系數是13,一瓶500毫升的白酒允許的包裝空隙率不超過30%,可以計算出這瓶白酒外包裝的最大允許體積為9285.7立方厘米。假設這瓶酒外包裝的長寬高分別為20厘米、15厘米、30厘米,則實際外包裝體積為9000立方厘米,小於最大允許值,符合標准要求。

  購買食品及化妝品類商品時,消費者如何分辨商品是否存在過度包裝?

  市場監管總局標准技術司副司長魏宏介紹,消費者可以通過“一看、二問、三算”,簡單判斷月餅等商品是否屬於過度包裝。一是看商品的外包裝是否為豪華包裝,包裝材料是否屬於昂貴的材質。二是標准嚴格限定了包裝層數要求,在不能拆開包裝的情況下,要問包裝有幾層,層數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測量或估算外包裝的體積,並與允許的最大外包裝體積進行對比,看是否超標。

  “過度包裝對環境危害很大,出台標准恰逢其時。”曹明德說,包裝材質主要是紙、塑料等,在生產過程中不僅會消耗木材等資源,還會排放相關污染物,運輸過程中也產生碳排放,這一切本可以避免。

  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研究表明,我國包裝廢棄物約佔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這些包裝廢棄物中,不少是由過度包裝產生的。“包裝廢棄物進入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后,會佔用相關資源。進入填埋廠會佔有土地資源,進入焚燒場則會污染空氣。”劉建國說。

  如果包裝廢棄物沒有進入垃圾處理系統中,對環境的危害會更大。在一些農村地區,垃圾處理系統尚未完全覆蓋。“特別是有些塑料廢棄物會轉化成微塑料,長遠來看,會對水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劉建國說。

  限制通則多措並舉

  近年來,各部門陸續制定出台《限制商品過度包裝通則》《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准則》等國家標准,但相關標准落實起來面臨阻力。過度包裝危害大,為啥屢禁不止?

  “之前出台的規定大多數是原則性、鼓勵性、導向性的,缺乏具體法律條文支撐,沒有明確罰則,對商家限制力度還不夠。”劉建國說,“另一方面,食品、化妝品等商品銷售量大,監管很難面面俱到。且過度包裝問題涉及生產商、銷售商等多方面,管理難度大,監管中阻礙多,客觀上增大限制過度包裝的困難。”

  一些企業也存在對包裝環節估計不足的問題,不經意間“包裝過猛”。“為應對倉儲、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中可能遇到的磕碰和損壞,商家對商品進行保護性包裝是必要的。”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俊軍介紹,目前中國有43萬余家包裝企業,規上企業8800多家,一些小型包裝企業對包裝的把控能力偏弱,容易導致為提升安全系數而過度包裝的情況。

  “當下中國尚未形成統一的綠色消費理念。”劉建國說,“有的人崇尚奢侈消費,喜好購買包裝豪華的產品,客觀上為過度包裝問題的產生提供了土壤。”

  曹明德認為,限制過度包裝,除了食品與化妝品,還需要面向其他重點行業採取針對措施。去年,《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明確了包裝選用要求,包括建立實施包裝物管理制度、按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包裝減量化措施等,同時鼓勵寄遞企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和回收流程,對包裝物進行回收再利用。

  是否需要制定相關法律以加強限制力度?“立法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由於政策具有靈活性、倡導性的特點,採取政策先行的辦法行之有效。”曹明德說,“長遠來看,有必要結合有效的、成功的政策經驗,制定相關行政法規,對過度包裝進行規制。條例施行后,結合實踐效果加以完善,最后上升為法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拭目以待。”

  劉建國說,在未來,隻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還需要相關實施細則、實施辦法、配套政策等,多措並舉增強立法效果,推動法律落到實處。

  “在社會營造綠色消費的氛圍,形成低碳消費的社會風尚,以保護環境為榮,以污染環境為恥,可以進一步解決過度包裝的問題,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曹明德說。

  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單位聯合倡議:

  反對商品過度包裝 踐行簡約適度理念(延伸閱讀)

  本報北京電 (記者 齊志明)確立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反對浪費,積極抵制過度包裝等行為,既需要消費者樹立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也需要經營者在供給側發力,向社會提供有利於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商品和服務。

  為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中有關“反對浪費”“避免過度包裝”的規定,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包裝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中國快遞協會、中國質量協會、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造紙協會、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等14家主要行業協會,共同向廣大經營者與消費者發出“反對商品過度包裝 踐行簡約適度理念”的倡議,倡導經營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市場供給更高質量、更加綠色環保低碳的產品﹔倡導消費者在個人和家庭消費時,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盡量購買和選用資源節約型產品,遇到過度包裝等浪費行為,主動投訴舉報。

  專家觀點

  包裝具有容納產品、保護產品、標示信息、促銷等幾大基本功能。片面強調促銷功能,就有可能導致過度包裝。不同商品的包裝規格不盡相同,但一般來看,商品售價的10%用作包裝,便可實現包裝的基本功能﹔但一些商家有意借助精美包裝提升商品附加值,增加“含金量”,或者以包裝區分產品,制造差異性,遠遠超出了包裝的基本功能,甚至有涉嫌欺詐的可能性。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會長韓雪山

  商品包裝生產企業應積極研發有利於資源節約、便於回收利用的包裝新材料,積極推廣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新技術、新設計、新工藝。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構建快遞包裝可循環使用體系,推廣可循環包裝產品,鼓勵電商平台選擇部分商品種類,設立可循環包裝商品專區,推行可循環快遞包裝統一編碼和規格標准化,建立健全上下游銜接、平台間互認的運管體系,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另外,在小區內探索建立智能化全場景回收模式,建立快遞材料可回收利用長效機制,提高可回收資源循環再利用效率,營造全民垃圾分類氛圍,將遏制過度包裝和分類回收再利用相結合,實現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再利用雙重作用。

  ——廣西大學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教授吳烈善

  過度包裝不僅會產生很多浪費,而且還會把一些本身價值不高的產品過度拔高,形成不好的市場導向。新修訂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准是一個契機,它能刺激更多的企業不再過度包裝,而是用更巧妙的創意,將適宜的包裝承載更多具備文化和欣賞功能的產品。

  ——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浦正寧

  目前的產品包裝材料僅有少量的瓦楞紙板、易拉罐、玻璃瓶等可回收,大量包裝廢棄物需要通過填埋、焚燒處理。以包裝塑料袋為例,它們多是高壓聚乙烯材料制成,焚燒時產生的有毒氣體會造成大氣污染,影響人體健康。產品包裝的設計感、體驗感的差別在於美學設計,並不在於包裝的復雜程度。商家在選擇包裝材料時,要踐行綠色環保理念,盡量使用可以循環利用、可降解的材料﹔可通過大數據對產品包裝進行分析,使用最少的包裝材料實現對產品的有效力學支撐,從而減少包裝物使用量﹔研發新型包裝材料,利用新技術進一步降低物流包裝成本,形成簡約新風尚。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 (本報記者 彭訓文整理)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