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富源:"小魔芋"緣何長成近10億"大產業"

 蔡樹菁
2022年03月23日12:00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世界魔芋看中國,中國魔芋看富源。”2020年,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種植魔芋15萬畝,產量18萬噸,產值9億元,其種植面積分別佔全國220萬畝的6.8%、雲南省77萬畝的19.5%和曲靖市21萬畝的71%。2021年全縣魔芋種植面積雖然調減為14萬畝,但產量、產值分別達18.5萬噸、9.6億元,產量、產值實現雙增長,穩坐全國魔芋大縣“頭把交椅”。

富源小魔芋究竟是如何發展成近10億元富民綠色大產業,成為該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重頭戲”,助推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的呢?

魔芋連片種植基地。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扶優培強:從零星種植到15萬畝

富源魔芋種植已有百年歷史。

魔芋長期在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生長,具有熱量低、脂肪低、高纖維的特點,有較好的保健與食用功效、較高的醫藥價值,在食品工業上用途頗廣。

富源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土壤結構非常適宜魔芋的生長,百年來,當地群眾在房前屋后均有零星種植。其鮮芋主要用於加工魔芋片或魔芋角,用於農村傳統制作魔芋豆腐,成為群眾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1991年有人開始集中連片種植,當時由於人們對魔芋功能了解太少,沒有進行精深加工,所以造成初加工產品和鮮芋銷售困難。”富源魔芋研究所所長殷減清介紹說。直到2003年,富源縣委、縣政府與雲南省農科院合作成立富源魔芋研究所,並成立了魔芋產業領導小組,出台了相關魔芋產業發展文件,才促進了富源縣魔芋產業的發展。

農業發展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魔芋產業成長的“冷板凳”時期,為將魔芋產業作為該縣“一縣一業”的支柱產業來抓,從2013年至2019年,富源縣財政累計投入5000萬元,累計貸款2億元,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全力支持魔芋產業發展。

富源深知科學化種植的重要性,建立了縣委聯系專家制度,圍繞魔芋短板的種源和連作障礙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礎性科研工作,建立以縣魔芋研究所為龍頭,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為紐帶,百畝以上村配備一名村魔芋輔導員和魔芋專業合作社法人近300人的魔芋科研隊伍。

富源魔芋研究所成果豐碩:自主創新研發的科研成果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自2003年科研所成立以來,共發表科研論文30多篇,引進10多個新品種進行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研究,雜交育種出魔芋種子1萬多粒,完成魔芋太空搭載育種項目,收回太空種芋31個,為富源縣魔芋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經過近幾年的常態化培訓,魔芋種植戶掌握了種植技術和病虫害防治技術。在成熟技術的推動下,種植面積從零散種植發展到如今的近15萬畝,產量達18萬噸,產值近10億元。”殷減清說,2018年中國魔芋協會組織評定,富源被評為全國10個魔芋產業重點縣之一,成為雲南僅有的2個縣市之一。

目前,富源擁有魔芋精深加工企業4家,年加工精粉2500噸以上,佔全國精粉15000噸市場份額的16.7%﹔魔芋系列產品30余個,魔芋營銷戶1036戶,從業人員3160人。形成了上游生產優質原料,下游有系列產品,產業鏈緊密連接的特色優勢農業產業。

同時,富村魔芋交易市場成為全國種芋交易的晴雨表,富源提供的魔芋種芋佔全國市場份額50%以上,撐起中國魔芋種芋半壁江山。

“十四五”期間,富源縣魔芋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5萬畝左右,主要靠提高單產、增加總產,通過精深加工和打造品牌來提高附加值,打造10億元以上魔芋產業,保住“全國魔芋大縣”的桂冠。

從房前屋后的零星種植、小散經營到中國魔芋生產大縣,富源縣走了31年。

技術人員檢查生產原料。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品牌創建:“富源魔芋”走俏市場

在國內外魔芋交易市場,提起魔芋產品哪裡好,人們交口稱贊“富源魔芋”。

魔芋產量剛提起來的那幾年,種植效益有了提升,人人都知道富源魔芋品質好,在當地卻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品牌,富源魔芋處於“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境地。

2003年,富源縣提出“打響魔芋品牌,培育特色農業”的工作思路,把魔芋產業作為高原特色農業、脫貧攻堅、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

富源縣聯合當地魔芋企業,探索精深加工路子、開發下游產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堅持‘一系列產品、一個品牌、一個車間’的戰略,近二十年的深耕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富源金田原公司董事長趙有能說,為了叫響“富源魔芋”品牌,富源魔芋企業家們奔波於國內外各種農特產品展銷會,一點點積累市場知名度。

走品牌之路,讓富源金田原、光華、佳芋、雄升、金地等5家企業擁有自主品牌白金芋寶、麒麟牌魔芋膳食纖維、富綠牌魔芋膠、魔芋即食食品、魔芋素食、魔芋月餅等知名品牌10個以上。

如今,富源縣已有“富源魔芋”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和中國馳名商標各1個。2013年,“富源魔芋”商標經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品牌價值11.55億元。

通過持續多年的發展,老廠鎮被中國魔芋協會評定為“種芋第一鄉”,富村鎮為“中國魔芋第一鎮”。2013年,富源縣成功完成國家標准化委員會《富源縣魔芋栽培標准化示范區建設》項目,被評為全國優秀示范區,為富源魔芋標准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富源魔芋”品牌不僅牆內開花,牆外也香。

經科學化指導種植后,富源魔芋通過無公害和有機食品認証,獲得過日本AFAS認証,歐盟良好農業規范認証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有機認証,魔芋食品走俏國內外,產業市場外向度增高。

“疫情前,富源70%以上魔芋產品外銷,30%的精粉經過精深加工成魔芋系列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出口日本和東南亞等國。”趙有能介紹,日本進口魔芋食品中80%的份額來自中國。

“受疫情影響,健康食品受到大眾熱捧,公司開發的休閑食品系列產品賣得很火,4條生產線24小時全負荷生產,也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在富源縣富村鎮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該公司技術經理蔣顯寬介紹道。

電商時代的到來,為富源魔芋產品走向全國插上了“翅膀”。富源本地培育的魔芋種子長在相隔數千裡的土地上成為了現實,本地生產的優質商品芋、精粉等加工原材料成為了國內外很多食品企業的重要選擇,為進一步提升富源魔芋品牌價值,走向行業領先地位鋪平了道路。

據趙有能介紹,按照目前富源魔芋精深加工企業的品牌效應、生產能力和市場佔有額計算,整體產值已超過了20億元。

工人分揀產品。 富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致富支柱:農民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春分時節正是魔芋點種的最佳時期,在富源縣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的魔芋集中連片種植基地,工人們忙著培土、撒種、施肥,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

“出門就可以打工賺錢,回家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正在基地裡干活的張小鳳說,她家就住在附近的多樂村,在基地打工還可以學習魔芋種植技術。

為了鼓勵有條件種植魔芋的農戶種植魔芋,該公司與農戶簽訂保護價收購協議,發展訂單式農業。農戶從公司購買優質魔芋種子,公司為農戶免費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由農戶自主發展種植魔芋,公司以保護價收購農戶種植的魔芋,保証農戶種植的魔芋有市場、有銷路。近年來共帶動全縣8000余戶農戶種植魔芋,戶均增收3萬多元。通過發展訂單農業,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保証農戶種植收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戶和龍頭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為強化魔芋產業培育,2020年起該公司以年租金600余元每畝的標准,流轉2000畝土地,統一發展魔芋標准化連片種植。

土地流轉后,佳芋公司優先吸納轄區內有務工意願、有勞動能力的土地流轉戶到公司和基地務工,讓農戶獲得工資收入,不出家門就掙上了 “雙薪”。長期在基地務工的農戶還能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學習到先進的種植技術,帶動農戶自發種植,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

正在魔芋種植基地勞作的村民尹和良說:“我家租了30畝地給基地,一年下來租金就可以收入2萬余元,農閑時夫妻倆都在基地務工,土地租金、工資收入每年超過10萬元。”

像尹和良一樣,村民們通過土地流轉,成功實現了把土地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的“三變”,一些村集體因為發展魔芋產業實現了集體經濟零的突破,夯實了富源鄉村振興之路。

據了解,富源縣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採取“支部+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在產業鏈的“催化效應”下,全縣建設了一批萬畝魔芋鄉(鎮)、千畝專業村,培育了一批省、市農業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

目前,富源縣有魔芋專業合作社108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5個,市級示范社6個。合作社共有社員3000戶,覆蓋芋農60800人。有家庭農場22家﹔全縣有魔芋營銷戶1036戶,從業人員3160人。富村魔芋專業交易市場,每年交易種芋1萬噸左右,商品芋5萬多噸。

種類豐富的魔芋食品。 蔡樹菁攝

創新思維,持之以恆﹔綠色發展,縣富民樂。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富源魔芋”完成了從粗放生產到集約經營、從單一結構到產業鏈布局、從本地消費到走向國際市場的華麗轉身。

從零星種植的小小魔芋長成近10億元的全縣支柱,魔芋產業的強勢崛起,已成為富源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成為雲南省高原優勢特色產業成長壯大的范本。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