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迪慶:奮進中的幸福年

藏歷水虎新年如約而至,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處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氛圍,跳鍋庄舞、比射箭、打酥油茶……
“新年就要有新干勁。”在香格裡拉市的“敏珠拉姆香格裡拉廚房”,負責人索南扎西正忙著接待進店體驗藏餐的游客。
今年33歲的索南扎西是迪慶州德欽縣人,2012年在南京創業開設藏式餐飲店,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可后,2019年回到香格裡拉市開店。如今,餐廳已成為游客到迪慶州旅游的網紅打卡點。
保留藏餐特點、改良菜品口味、提升菜品“顏值”……索南扎西專注本地食材,認真研發每一道菜品。“如今這樣好的時代,給予我們‘草根’好的創業機會。”他說,因為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家鄉有了很大變化。作為本地藏族青年,有責任讓來自各地的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從味蕾上打動游客,讓更多人了解藏餐、感受藏餐,就是他的“責任”。
迪慶州曾是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接力幫助下,基礎設施條件、群眾生活水平、生態保護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文化旅游業成為具有時代特征的幸福產業,也讓迪慶鄉村煥發出新活力。”迪慶州文旅局副局長馬彩花說,迪慶州加大“文旅融合+民族團結進步”的建設力度,通過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提升文化和旅游保護利用水平,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文化和旅游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產業。
在德欽縣燕門鄉茨中村,藏式風格的“茨中民宿”裡,負責人鮑春香正用本地牦牛肉、青稞餅、葡萄酒招待住店的客人。
茨中村位於“三江並流”腹地,也是大香格裡拉旅游環線的重要節點。碧綠的瀾滄江江水環村而過,順江而上可觀梅裡雪山,順江而下可達南幾洛、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讓資源變成致富產業。”鮑春香說,現在大家端上了生態旅游“金飯碗”,來旅游的客人多了,村裡的蜂蜜、葡萄酒也成了產業。
迪慶州文旅局數據顯示,全州去年接待游客933.73萬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00億元,有近三分之一的群眾參與到旅游業中。在旅游業的帶動下,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銷路得以拓寬,群眾實現了穩定增收。
眼下,德欽縣霞若鄉進入春耕時節,一些群眾在地裡翻地,准備播種。索南扎西去年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讓霞若鄉的村民試種了30畝本地洋芋品種“羊脂玉”,並以每公斤6塊錢的價格進行保底收購。
“家鄉養育了我們,我們也要盡力幫助家鄉、回饋家鄉。”索南扎西說,今年將繼續用保底收購的方式帶動德欽縣的農牧民種植“羊脂玉”洋芋,讓當地品種成為群眾增收的產業。(楊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