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院士》海報背后:院士為農民直播賣土豆

2020年4月,朱有勇為農民直播售賣滯銷土豆,現場秀廚藝。穆功攝
電影《農民院士》宣傳海報。
脫貧攻堅現實題材電影《農民院士》近期正在全國公映,該片講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代楷模”朱有勇為改變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貧窮狀況,帶領團隊在瀾滄縣竹塘鄉蒿枝壩村一步步喚醒村民致富信念的故事。
影片高度頌揚了朱有勇院士扎根農村,科技扶貧,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真正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先進事跡。主宣傳海報上,朱有勇本人與片中朱有勇的扮演者於榮光同框的畫面讓人動容,這背后還藏著一段感人的小故事:2020年初,疫情致瀾滄縣土豆滯銷,朱有勇通過電商直播,現場挖土豆、秀廚藝,1小時幫農民賣完25噸土豆。
聚焦科技扶貧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朱有勇院士是中國工程院一位卓越的科學家,30多年來,他堅持從事植物病理學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全國扶貧的政策推行中,朱有勇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長期扎根瀾滄縣扶貧一線,將科研成果積極應用於扶貧事業,為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500余名科技致富帶頭人,讓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並有了持續增收的能力,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產業脫貧的新路徑。
從農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將論文寫在了田間地頭,老鄉們親切地稱他為“農民院士”。近年來,朱有勇先后被授予“時代楷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電影《農民院士》講述的便是朱有勇的故事,他和團隊努力融入貧困地區的村民生活,用真心和行動一點點改變當地的思想和觀念。在此過程中,朱有勇成了村民心中“了不起的農民院士”,而那群原本缺乏內生動力的農民,也成長為一群相信科學、充滿自信的新時代農民,共同譜寫了一曲脫貧致富的時代贊歌。本片由雲南省委宣傳部攝制,雲南潤視榮光影業制作有限公司出品,著名演員於榮光領銜出演朱有勇。
為農民直播
1小時賣完25噸土豆
該片於1月9日起全國公映,主創團隊和朱有勇院士近期在雲南多地與觀眾見面,贏得了各界好評。影片主宣傳海報尤其引人動容,畫面中朱有勇本人與片中朱有勇的扮演者於榮光同框,兩人身著迷彩服、頭戴草帽,笑容中滿懷希望,身后是“助力扶貧”的宣傳板,身前是一堆土豆。
這個與土豆相關的場景,背后還藏著一段感人的小故事。2020年4月,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瀾滄縣原本已經到了收獲季,但傳統銷售渠道沒有完全恢復,當地大約還有700噸土豆等待銷售。為了解決農民的困難,朱有勇第一次走進新電商平台拼多多和央視新聞的聯合直播間,為自己引進並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冬季土豆代言。最終,1小時的直播吸引了54萬人觀看,近25噸土豆銷售一空。
在那場“土豆直播”中,朱有勇不但親自下田間挖土豆,還向網友大秀廚藝,在田邊的農家小院架起一口鐵鍋,幾分鐘后,兩顆土豆就變身為一盤清爽可口的青椒土豆絲。朱有勇說:“我們的拉祜族兄弟,生產、種植都沒有問題,但是他們對市場和品牌還不是很了解。我想通過我的直播行動,真正把豐收的勞動成果傳遞給更多人。”
事實上,朱有勇對瀾滄土豆的代言早已有之。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朱有勇拎著瀾滄產的冬季土豆走進人民大會堂,在代表通道裡向來自全國的媒體展示。現場,朱有勇舉著一顆2公斤的土豆介紹稱:“這是開春之后全中國最先上市的新鮮土豆,這個季節北京吃到的土豆絲,5盤裡有3盤來自於雲南。”
2019年11月,朱有勇在當期的扶貧培訓班上,聯合拼多多講師共同為學員普及電商知識,帶動當地農民拓寬銷售渠道、培養品牌思維。首期60名學員年齡20—50歲不等,分別來自全縣20個鄉鎮,從零學習如何開店、如何提高店鋪運營效率等電商知識,並在拼多多開設屬於自己的網絡店鋪。
電影《農民院士》回顧了朱有勇在國家脫貧攻堅中的模范事跡,如今他已將目光投向鄉村振興。在1月9日的昆明首映式上,朱有勇表示,當前蒿枝壩村等地的村容村貌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鄉村振興的工作還任重道遠。鄉村振興的關鍵在產業,而產業的核心是科技。面對科技助力鄉村振興這個課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他去完成。他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到農村去,結合農村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讓雲南高原特色農產品既能富民又能惠民。記者張怡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