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轉型升級,向產業強省邁進

2022年01月14日08:2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轉型升級,向產業強省邁進

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雲南考察時指出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雲南考察時指出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的殷殷囑托,也是雲南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7年來,雲南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調結構、興產業、謀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雲南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正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動能。

科學謀劃 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產業層次偏低、產業鏈條短、產品處於價值鏈低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一直是雲南經濟發展道路上的短板。

順應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大勢,遵循總書記為雲南制定的行動綱領,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省情變化,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深化和豐富八大重點產業和綠色“三張牌”的內涵、外延,提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加快培育“5個萬億級、8個千億級”產業,不斷鞏固傳統支柱產業基礎,持續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向開放型、創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雲南實際、時代特征的現代化產業迭代升級、轉型發展之路。

7年來,雲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

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15年的3383.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920.5億元,鮮切花、天然橡膠、咖啡、烤煙、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有機茶、有機蔬菜面積全國排名第1位,農業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

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2020年達到5458億元,工業總量全國排名從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中石油雲南石化煉油項目、山東魏橋、河南神火、西安隆基等一批項目落地。

服務業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2020年,全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635.5億元,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佔GDP的比重雙雙提升至50%以上,成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集聚態勢逐步顯現。中國綠色鋁谷已具雛形,光伏之都創建加快推進,保山、楚雄、麗江、曲靖、昭通5個綠色硅材聚集區漸成規模。新材料產業已初步形成以昆明為核心的稀貴金屬和光電子材料產業集群,以昆明、楚雄為中心的銅鈦產業集群,以紅河個舊為中心的錫產業集群,以曲靖為核心的液態金屬產業基地。

聚力打造“三張牌”,綠色成為產業發展的鮮明底色。綠色能源躍升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依托資源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帶動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汽車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圍繞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台、解難題,聚焦茶葉、花卉、蔬菜等8個重點產業,全省高原特色農業提質增效,“綠色食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綠色食品認証產品排全國第8位,有機產品獲証數量排全國第6位,綠色食品成為全省出口第一大項商品。積極發展從現代中藥、疫苗、干細胞應用到醫學科研、診療,再到康養、休閑全產業鏈的“大健康產業”,以“一部手機游雲南”為抓手推進旅游產業全面轉型升級,高標准、高品質推動大滇西旅游環線、美麗縣城、特色小鎮建設,“七彩雲南”的名片更加亮眼,雲南成為眾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迭代升級 打造產業發展新空間

金沙江上,烏東德水電站傳來好消息,電站全年發電量突破389.1億千瓦時,達到多年平均發電量設計值,源源不斷的清潔水電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為當地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青山綠水間,一塊塊銀灰色的發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綠色硅光伏產業快速崛起,在雲南能源版圖上佔據越發重要的位置。去年底,隨著武定縣田心光伏電站首批機組並網發電,拉開了雲南“十四五”大型光伏電站投運的序幕,預計今年下半年,646萬千瓦光伏項目將逐步投產發電。

緊扣綠色發展基底,抓住用好碳達峰、碳中和機遇,雲南省綠色能源產業風生水起,“綠色能源牌”優勢越發凸顯。

202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提出未來15年重點培育以先進制造業、旅游文化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現代物流業、健康服務業等為重點的萬億級支柱產業,以及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煙草等為重點的千億級優勢產業,實施產業發展“雙百”工程,為雲南省構筑迭代升級的產業體系和到2035年建成現代化經濟強省提供重要支撐、打下堅實基礎。

為加快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雲南省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產業發展“雙百”工程領導小組,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加強產業發展謀劃,出台一系列推動重點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統籌安排超過150億元投入產業發展,全力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加大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解決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推動園區優化提升和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想方設法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一批龍頭企業和產業項目落地雲南。

無論是推動先進制造業、旅游文化業等實現萬億級發展目標,還是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從“作戰圖”“時間表”不難看出雲南省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布局發展新興產業的決心和力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雲南的產業體系向著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結構布局合理、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的方向發展,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動態迭代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已具雛形。

“要推進產業強省建設,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產業培育、產業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建設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布局。”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為產業發展把脈定向。站在新的發展階段,雲南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好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機遇、新優勢,以產業大提升促進經濟大提速,奮力開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記者 段曉瑞)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