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20萬網友研究的“推辭學”到底是什麼

2022年01月14日08:4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萬網友研究的“推辭學”到底是什麼

  同事請求我分擔無意義的工作加班,我留還是不留?剛認識的同事要蹭車,為了維護職場關系,我送還是不送?同事不想花錢,找我借視頻網站的會員,不想顯得自己小氣,我借還是不借?

  如果你也有上述煩惱,歡迎加入網絡上的“推辭學”小組。在這裡,20萬人聚在一起,隻想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委婉地拒絕別人?正如組規所言:推辭是一門學問,拒絕是一種態度。學會在什麼時候選擇拒絕、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拒絕,都是一種必須鍛煉的能力。

  古人講究“盛情難卻”“恭敬不如從命”,怎麼到了2022年,“社會人”們都開始琢磨拒絕的學問了?

  排在首位的原因,或許是家庭原子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這意味著家庭戶規模持續縮小。人口流動和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是家庭規模離散化的關鍵因素。

  換句話說,以往幾世同堂聚在一起,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催婚的名場面,很可能會成為歷史的記憶。打開“推辭學”小組主頁,進入精華討論區,會發現:7篇內容中竟然有3篇都是關於如何拒絕親戚的。

  俗話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但隨著家庭規模縮小、少子化趨勢明顯,年輕人與長輩之間的關系也在日益疏離。加之,習慣於“大家庭”的許多老一輩,邊界意識相對模糊,即使平日往來甚少,也會以親戚自居,提出些五花八門的要求。

  比如說,下列對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你學英語專業的呀?寒暑假來我家輔導一下你弟弟妹妹功課唄。”“你不是學美術的嘛?設計個商標也不麻煩吧?”“哎呀你做銷售的,人脈那麼廣,你幫我組個局唄。”

  當然,需要明確:親人之間互幫互助,是非常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是很正常的現象。討論如何拒絕親戚,絕非倡導拿親戚當路人,而是要避免那些無底線的索取。

  排在次位的原因,可能是職場關系的復雜。去年,熱播劇《我在他鄉挺好的》讓不少人仿佛看見了自己。劇中人喬夕辰怒懟心機同事的一幕,更是讓人驚呼過癮。

  剛開始,女同事以要談戀愛為借口讓喬夕辰替她加班,怕弄壞新做的美甲讓喬夕辰幫她泡咖啡,蹭喬夕辰的午餐還怪點餐時沒問她意見……種種被當成職場軟柿子捏的經歷,讓不少社恐小伙伴都感同身受。最后,喬夕辰霸氣回懟:“我是你同事不是你保姆,你以為公司是幼兒園嗎?沒有人有義務慣著你!”

  反觀另一位劇中人胡晶晶,明明按時完成工作,卻被老板無理辭退。老板口中的理由,竟然是:“你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幫助其他人,年輕人不能太自私。我像你這個年齡的時候,公司那幫老人的活兒,包括打掃衛生,都是我在干。”惡劣的職場環境,加上家庭無底線的索取,最終將胡晶晶逼上絕路。

  電視劇的情節可能極端,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實。人際交往中,學會推辭和拒絕,也是讓他人知曉你的邊界。如果我們太在乎周遭人的看法,就很容易陷入消極情緒和自我否定。長此以往,太多“舉手之勞”就會變成壓垮駱駝的稻草。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管是親人間的交往,還是職場中的相處,互相幫助、彼此協作都屬正常。只是,向親友、同事尋求幫助的行為應當合乎情理。對“被請求”的一方來說,合理地評估對方需求,該幫忙的積極幫忙,該拒絕的妥善拒絕,才能讓自身的人際關系更加健康、和諧。(白晶晶)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