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市雲縣公安局警務站以責任和擔當,守衛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禁毒戰線上的查緝先鋒

2024年12月19日15:19 |
小字號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默默負重前行。

在位於國道214線的雲縣愛華鎮永勝村路段,駐扎著這樣一個默默付出的集體——雲縣公安局警務站,警務站裡的警員們就是那群默默負重前行的人。無論是晨曦微露、還是萬家燈火,他們夜以繼日、不畏艱辛,就如同堅固的堡壘,用每一個日日夜夜守護著萬家安寧。

“各位乘客大家好,這裡是雲縣公安局警務站,請帶好自己的身份証和貴重物品下車配合檢查。”隨著一輛滿載乘客的中巴車駛入站內,雲縣公安局警務站一名值班的警員趕忙走上車一邊大聲說道,一邊嫻熟地開始查驗工作。

這樣的工作流程對於雲縣公安局警務站的警員們來說已經是信手拈來,但就是這重復的工作,對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發揮著重要作用。

雲縣素有臨滄市的“北大門”之稱,車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是中緬邊境通往內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毒品滲透過境的一道屏障,查緝任務艱巨而繁重。

“站好第一哨,守好‘214’國道。”是雲縣公安局警務站全體隊員心中堅守的信念。

2004年,退伍軍人李某(化名)選擇到查緝中隊當輔警,轉眼已有二十年。“這份工作又苦又累,還危險,圖什麼?”面對親友的不理解,李某的內心從未動搖過:“積累了那麼多用汗水換來的查緝經驗,怎麼能忍心放棄這份工作,為禁毒事業貢獻力量是件光榮的事。”

“警務站成立以來,我們查獲了多起毒品案件,經歷了多次與毒販生與死的較量,雖然公開查緝工作條件艱苦,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為了社會的和諧、人民的安寧,我們無怨無悔。”李某神情堅定地表示。

他的回答代表著雲縣公安局警務站數十名警員的共同心聲。

據統計,從雲縣公安局警務站經過的車輛平均每天達8000余輛,節假日期間經過的車輛平均每天1.5萬余輛,警務站的查緝民警就是通過在這些南來北往的車輛中查人、查車、查物,依靠“蛛絲馬跡”來尋找毒販的蹤跡。長年累月的查緝工作,看似枯燥單調但危險復雜,期間發生的那些“驚險刺激”故事,讓警員們現在想起來都還心有余悸。

追溯雲縣公安局警務站的過往,雲縣公安局警務站相關負責人娓娓道來——

2004年,為遏制毒品途經雲縣向內地蔓延,堅決打贏禁毒人民戰爭,雲縣公安局在老“214”國道忙懷段設卡開展毒品公開查緝工作,由1名民警和6名輔警負責日常查緝工作﹔

2005年,為順應錯綜復雜的禁毒斗爭形勢,實施對金三角毒品的堵源截流戰略,完善全省公開查緝網絡,雲縣公安局警務站開始建設﹔

2007年7月,祥臨二級公路正式通車,雲縣公安局警務站在雲縣愛華鎮永勝村懶板組路段建成並投入使用﹔

2015年,省公安廳為整合全省警務站資源,把雲縣公安局警務站定為雲南省一級公安檢查站﹔

2017年底,經雲南省公安廳批准,雲縣公安局警務站,於2018年10月擴建完成並投入使用,並結合實際擴建了幸福鎮高炮營、愛華鎮河灣、曉街鄉大黃橋、漫灣鎮昔宜4個機動查緝點。

經過多年發展,雲縣公安局警務站的條件得到不斷改善,警員得到擴編。警務站始終以“隊伍建設永遠在路上”為理念,以“不放過一個問題,不漏掉一個隱患”的工作態度,以創新查緝模式、整合查緝資源為抓手,以固定查緝與流動查緝相結合為載體,全年按照“四班三運轉”的勤務模式以及“固定值守、一站多點、機動作戰”的查緝模式嚴格開展24小時雙向查緝工作,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建、治各項措施,全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來之動向,去之軌跡”。

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和拼搏奉獻,雲縣公安局警務站取得了諸多殊榮,集體和個人榮獲省部級以上榮譽16次,在國家禁毒委組織的3次公開查緝大比武中3次被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邊境多緝一克毒,內地少受一分害”是他們不變的目標,他們用責任和擔當編織了一張嚴密的安全防護網,構筑起禁毒的“銅牆鐵壁”。(楊維 郭興筌 楊開秀)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