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全力以赴守護好神聖國土

2024年08月21日11:30 |
小字號

臨滄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多來年,臨滄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以“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牢固樹立“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國門意識,把持續深化“五級組織管邊防、五級書記抓邊防、五級段長守邊境、五位一體強打擊、五級網格化矛盾”的“五個五”強邊固防工作機制,全力以赴守護好神聖國土。

強化政治引領守護好神聖國土。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和“一盤棋”思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守土固邊的強大優勢,堅持“五級書記抓邊防”,深入開展“爭當一輩子好段長”實踐活動,推行“五戶聯防、十戶聯防”鄰裡守望模式和“黨員聯系戶”制度,全面落實“五級段長制”,將290.791公裡邊境線劃分為218個責任段,1639名市縣鄉村組段長同守邊境。在10個邊境鄉鎮組建黨政軍警民聯合指揮中心,44個邊境行政村成立邊防工作領導小組,建成25個抵邊警務室、126個邊境聯防所,全面構建起“市縣鄉村組”五級強邊固防領導體系,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守好偉大祖國的每一寸國土,推動和保障邊疆安寧、邊防鞏固、國家安全。

守邊固邊必先興邊富邊。臨滄把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作為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的具體抓手,緊扣“產業富村、生態美村、文化睦村、治理興村、開放帶村、守邊穩村”目標,持續聚焦產業提質、邊民增收、精神富足等工作重點,全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截至2023年底,邊境三縣42個沿邊行政村(社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58.2元,高於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8.2元。在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同時,將產業發展、強邊固防等工作融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全過程,帶領各族群眾打造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和諧家園,引導群眾從“要我守邊”向“我要守邊”轉變,全力構筑強邊固防的銅牆鐵壁。

強邊固防,關鍵在人、在邊境干部群眾。扎實推動“邊疆黨建長廊”三年行動計劃各項措施在臨滄率先落地落實,推動各級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強邊固防踐行初心使命,筑牢“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安全屏障,形成新時代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新格局。

同時,臨滄全力推進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健全民族事務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和國家法律法規順利實施,黨的民族政策在臨滄得到不折不扣貫徹執行﹔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體系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邊疆治理體系,講好“班洪抗英”“班老回歸”和“英雄父子兵”張從順張子權、“時代楷模”鮑衛忠、滄源佤族自治縣老支書群體的故事,充分喚醒刻在各族群眾血液中的愛國基因,把愛黨愛國、遵紀守法、不參與跨境違法犯罪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群眾自治作用,以利益捆綁聯結撬動群眾愛國守邊的內生動力,各族群眾心向黨、心向祖國、心向核心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更加牢固。(阮海燕 康文明 羅洪竹)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