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2024年02月22日17:02 |

近年來,臨滄市不斷深化全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以辦案部門“全覆蓋”推動生損賠償案件數量和質量“雙突破”,嚴格督促有關賠償義務人依法修復受損生態環境,持續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困局,讓“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從“思想”上破題,主動擔當作為。組織市級辦案責任部門參加歷次生損賠償制度改革培訓,重點從日常監督執法和已排查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中找線索、找案件。多渠道、多角度宣傳生損賠償,講好生損賠償“故事”,推動以案說法、以案促治,將賠償磋商過程變為釋法說理的過程,切實增強企業自主修復責任意識。
從“機制”上解題,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完善協調統一、分工明確、責任明晰、運行規范、監管有力的工作機制。重大案情第一時間組織各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踏勘、會商、交辦,迅速研定案件線索、索賠主體、鑒定評估等具體事項,及時啟動,依法索賠。適時調度市級辦案部門工作推進落實情況,重點從“立案、編制修復方案、簽訂賠償協議、實施修復、驗收、結案”6個環節通報全市生損賠償案件辦理情況。
從“案件”上答題,呈現改革亮點。2023年,全市新增生損賠償案件16件,累計辦理賠償案件32件,實現5個市級索賠責任部門辦案“全覆蓋”。已結案19件,共組織賠償義務人投入1826.87萬元完成受損生態環境修復,辦案數量保持全省前列。精心培育典型案例,市水務局依法辦理的某某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損賠償案,入選《雲南省第一批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典型案例》﹔市水務局依法辦理的滄源某某公司水土流失生損賠償案為全省首例未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義務生損賠償案。(李浩陽 曹灩雪)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