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高水平推進創新示范區建設

2024年02月22日17:00 |
小字號

近年來,臨滄市採取高位推動、政策促動、項目拉動、創新驅動引領賦能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全市特色資源轉化能力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和能力持續提升。

高位推動,擘畫可持續發展藍圖。制定出台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建立“5+X”推進機制,按照“一項行動、一個推進組、一位主抓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實施方案”的思路,並堅持以“五個一”舉措,即一個黨建引領、一個推進機制、一套支持政策、一批重點項目、一個創新核心,高水平推進示范區建設,全面落實臨滄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和示范區建設方案內容,深入推進新階段區域開放合作提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五大行動和招商引資、資金保障、宣傳推介、督查考核等工作。

政策促動,強化可持續發展支撐。制定出台《科技支撐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若干政策》等科技創新政策,積極爭取科技體制改革、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政策試點和示范,使示范區成為可持續發展各方面體制改革與政策創新集中試點示范的平台,將示范區納入綜合考評、巡察、督查、人大視察和政協議政的重要內容,出台《臨滄市南汀河保護管理條例》《臨滄市古茶樹保護條例》《臨滄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臨滄市魯史古鎮保護條例》等,為全面推進對接國家戰略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發展與保護並重的綠色產業推進、邊境經濟開放合作、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產業提升、民族文化傳承與開發“五大行動”提供有力支撐。

項目拉動,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以項目促投資、促創新、促產業、穩增長,堅持每月項目調度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統籌財力資源,支持重點領域建設,聚焦發展壯大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主動服務和支持海公鐵聯運建設,扎實推進全市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優勢高原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全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組織實施好一批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大項目,打造一批標志性項目,推動全市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落地見效,28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8.53億元,91個示范區建設方案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2.3億元。

創新驅動,激發可持續發展活力。2022年全市完成研發投入3.53億元、同比增長36.29%(增速位列全省第5位)﹔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4.12億元﹔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7戶,建立省院士(專家)工作站27個,開展“院士行”活動3次。組織完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臨滄市地方自願陳述報告》編制研究工作,由市政府與省科技廳共同進行發布,並同時舉辦第六屆“再造魅力故鄉論壇”暨《中國城市人居藍皮書(2023)》發布﹔完成臨滄可持續發展19個典型案例編印﹔臨滄示范區典型案例入選《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2)》,2022年9月在紐約舉行的“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議期間,由外交部向聯合國提交推介,其中指出臨滄市2015至2020年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更加協調發展,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評價的70個指標中有 81%的SDGs指標已取得進展或有望實現目標。(李育芬 左江)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