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雙江“廉”手共建“一把手”拒腐防變防線

“一把手”約談“一把手”,是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壓實黨風廉政建設“頭雁效應”的一個有力舉措。
去年以來,該縣通過任前提醒談、任初交底談、任中點題談、年末靶向談、巡中下沉談的“五談”工作法,既奔著問題“打板子”,又緊盯問題整改“開方子”,縣委書記集體約談2批次135人次,縣紀委書記對縣直部門“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開展常規談話達17批次61人次,縣直部門“一把手”對班子成員開展常規談話62批次200余人次,推動問題整改55個。
為避免談話時“大為觸動”,談完后“紋絲不動”,縣紀委監委注重與縣委同向發力,做實做細談話“通篇文章”,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梯次推進。約談前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結果與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等情況相結合,精准梳理問題,設計約談提綱,強化約談精准性﹔約談中由縣委主要負責人直指問題“痛”處、做到問責任、問風險、問措施,緊盯問題促整改﹔約談后梳理問題形成“賬單”,督促監督整改及時“交賬”。
具體實踐中,為嚴防“一把手”變成“一霸手”,雙江縣委常委會成員攬鏡自照,帶頭樹立爭先意識和大局意識,發揮“發動機”作用,推行“觀看一套警示教育片、撰寫一篇心得體會、簽訂一份承諾書、開展一次廉政家訪和建立一套管理機制”的“五個一警示教育”活動,實現了從“內部看”到“跳出來看”的角色轉變,讓“火車頭”作用更加明顯。全縣89個單位(部門)、6個鄉(鎮)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撰寫心得體會4000余篇,開展警示教育432場次,簽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承諾書》4000余份,廉政家訪6000余人次,在雙江電視台、雙江融媒和“廉潔雙江”開設“‘清廉雲南’建設·雙江行動”專欄,“一把手”談認識體會30批次60人次。
為了讓“一把手”成為“一把好手”,雙江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形成“明責、履責、督責、問責”為核心的“四責”工作閉環,不斷強化政治監督,做實日常監督,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巡察監督統籌銜接,推動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貫通協調、形成合力,以強有力監督促使“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推進“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清單化、制度化、長效化。此外,該縣把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管理從“工作圈”拓展到“生活圈”,開展“家庭助廉”活動,進一步筑牢“組織+家庭”雙層廉潔防線。(羅英芳)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