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臨滄市高質量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

2024年01月12日15:04 |
小字號

 近年來,臨滄市聚焦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目標任務,大力踐行“三個工作法”,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問題在一線解決、典型示范引路破題,整體工作質效明顯提升。

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結合實際能力和資源稟賦,臨滄市將“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六個目標任務進行項目化拆分,科學編制“一村一方案”44個、入庫項目1005個。市、縣、鄉三級聯動指揮體系制定項目推進時間表、任務圖,明確具體實施主體和責任單位,定期調度與適時調度相結合,進行了人、財、物配置再優化,保証工作力量同向發力。實現“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各類短板弱項迅速補齊,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目前,邊境三縣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規劃實施的1005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完工785個,完成投資16.82億元。

堅持“市級統籌謀劃、縣級具體負責、鄉(鎮)村主抓落實”的原則,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全市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分別由1名廳級領導挂鉤包保,並擔任名譽村長,以“村干部”身份下沉貼近群眾、助推發展,面對面”“點對點”推動各級各類問題在一線發現、困難在一線解決、質效在一線提升。市、縣兩級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專班每月定期下沉邊境村一線,檢查指導工作推動,定期反饋問題,確保工作的時序進度。市委向邊境三縣各派駐1名正處級干部擔任一線督導組長,強化一線拉網式輪次督查,實行督查問題清單化動態跟蹤問效。

立足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點多、面廣、資金緊”的實際,臨滄市嚴格對照省級行政村(社區)建設的19項指導性指標體系,因村精准施策,創新建立“1+3”指標體系分類建設,行政村(社區)按統一標准,自然村採取“達標型、提質型、示范型”分類推進的建設模式,把4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320個自然村劃分成169個達標型自然村、94個提質型自然村、57個示范型自然村梯次推進,切實將沿邊村庄打造成為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范、守邊的屏障,為全市廣大鄉村學有所鑒、干有示范提供借鑒。(井一楠)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