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推動廉潔清風拂萬家潤人心

日前,由臨滄市紀委監委選送的廉政微電影《木鼓聲深》在首屆家國情懷主題微電影文化藝術盛典中被評為“廉政單元”最佳影片,該片還作為黨員教育視頻片入選黨員教育省級資源庫。
《木鼓聲深》以當地佤族文化為背景,講述了一名佤族紀檢監察干部在面對親情、友情、民族情誼與紀法之間的較量時,仍保持初心、秉公執紀執法的故事。該片根據滄源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查辦的真實案例改編,影片一經播出,獲得了黨員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拍攝少數民族題材廉政微電影,是市紀委監委依托少數民族文化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作為多民族聚居地的臨滄,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該市紀委監委因地制宜、深挖特色,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把廉潔文化融入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中,讓廉潔文化更具傳播力、感染力。
地方傳統文化是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該縣紀委監委通過訪談座談、實地查看、查閱檔案資料等方式,深挖民俗故事、民族諺語、本地歷史等民族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廉潔因子”,借助民族刺繡、造紙技藝、蘆笙歌舞、傳統音樂“啊數瑟”等載體,打造形式新穎、特色突出的廉潔文化產品。“狗饞常挨打,人貪毀名譽”“不貪不義之財 不做損人之事”……通過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一批批朗朗上口的“清風民族諺語”在臨滄大地傳播開來。
“用老百姓聽得懂的方言俚語講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故事,既能提高群眾對廉潔文化的接受度和認同度,又能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紀委監委不僅把廉潔文化搬上熒幕,用傣語、佤語等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廉潔俗語和廉潔故事,打造“清風民語說”等短視頻欄目,還在陣地建設上下功夫,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少數民族村寨“晒”出清廉家風家訓,建設融廉於景、廉景交融的清廉村居。
“廉潔文化隻有融入當地文化,才能融入當地群眾,才能更好地落地生根。”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廉潔文化內涵,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廉潔故事,傳遞廉潔之聲,讓廉潔清風吹拂萬家浸潤人心。(李慧 方悄悄)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