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用真情溫暖托起幸福“夕陽紅”

臨滄市全面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022年06月07日16:21 |
小字號

養老不僅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

臨滄市歷來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已初步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以“體貼度”“勤懇度”提升老年人“滿意度”,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政策引領,養老服務有保障

臨滄市在抓好養老工作政策落實的同時,用心用情制定政策,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制定出台《臨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方案》《臨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2017年以來,臨滄市民政局與衛健、 消防、市場監管、住建等部門每年聯合制定《關於做好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文件。這些都為養老服務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市、縣(區)人民政府建立《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養老服務工作格局。將養老服務工作納入《市委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9-2022年)》,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督查內容,對專項整治行動及養老院服務提升建設工作進行督查,及時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同時,強化政策宣傳,進村入戶宣傳惠民政策,組織縣(區)養老機構在敬老節期間開展養老政策宣傳,部分醫療機構到養老機構開展義診,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微信、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使養老服務政策深入人心。

特色養老,讓老年人幸福享老

來到臨翔區玉龍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還未進門,老有所樂的幸福感扑面而來——老年人們有的在打牌、練字、下棋,有的三五成群閑聊著。

正在與老友嘮家常的李大媽告訴記者,社區還會定期不定期組織舞蹈、樂器等培訓,“我們的晚年生活很是豐富多彩!”

臨翔區玉龍社區,是臨滄市第一個保障性住房小區,老年人也成了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026人。據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該社區於2021年建成集老年活動中心、康養中心、旅居示范點和助餐服務四個服務功能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該社區積極探索數字化手段賦能養老服務,採集社區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利用智慧服務平台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為居家老人提供服務,包括呼叫簽約醫生上門就醫、呼叫服務人員送物送餐、陪聊陪走、洗衣做飯等服務。

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和佩戴手環等功能,准確掌握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健康狀況和活動范圍,老人外出12小時未歸時系統會及時發出警報,工作人員知悉后及時跟蹤服務。同時,通過“慧民居”小程序,搭建與老年人交流互通平台,通過平台的心願樹、公益牆和互助論壇等功能,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所需服務和幫助。

開放市場,養老服務多元化

大力推行公建民營、民辦運營綜合改革,開展多層次為老服務。

市老年護理院採用PPP模式建設,委托臨滄百托養老有限公司經營,目前即將投入運營。將臨翔區社會福利院等4個城市福利機構、8個敬老院和8個居家養老中心納入社會化改革試點。對臨滄市社會福利院、老年護理院、鳳慶縣勐佑鎮、洛黨鎮敬老院和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社會福利院實施公建民營。臨翔區夕陽紅托養中心、雲縣漫灣回營新村開展社會力量興辦養老院。鳳慶縣東城社區、臨翔區華旭社區、錦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嵌入式”為老服務,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更為專業、全面的居家養老服務。同時,加大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服務,除特困老年人外,向高齡失能半失能失智剛需老年人全面開放資源,有償社會化提供集中照護服務。推動養老服務模式從針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補缺型福利服務,向面向所有老年人民生服務轉變﹔服務形式從機構集中照料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化發展轉變﹔發展機制從政府舉辦為主向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競相發展轉變。

醫養結合,實現資源有序共享

臨滄市採取多種形式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現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有序共享。

支持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服務機構,採取在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醫養協議等多種形式與養老服務機構開展合作,積極提升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目前,臨滄市已投入使用的養老機構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的原則,全部與醫院簽訂醫養結合協議,暢通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緩解老年醫療護理供需矛盾。

市社會福利院率先探索開展“公建民營”和“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改革試點,在福利院內設立二級老年病專科醫院,完善設備設施,實現醫、養、護一體化綜合管理。

臨滄市人民醫院充分利用公立醫院豐富的醫療資源,設立“老年護養中心”,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開展集中照料和治療、護理服務,為許多家庭減輕了負擔。這也是臨滄市鼓勵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採取多種形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成果之一。

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服務機構(設施)241個,總床位11362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35張。其中,城市公辦養老院16個,床位3160張﹔市醫院養護中心1個,床位100張﹔農村敬老院75個,床位6482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及農村互助養老站149個,床位1620張。投入使用養老機構47個,從業人員307人(其中,護理人員230人),床位3326張。(李垚沛)

來源:臨滄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