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

“草帽小分队”与那山、那水、那人的故事

2023年04月11日16:24 |
小字号

近日,连续两条新闻的播出,让红河卷烟厂“草帽小分队”激动不已。《红河新闻联播》刊播了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石头窝里结出“金果果” 石漠化治理释放生态红利》;紧接着是《云南弥勒:晚熟沃柑上市 果农再获丰收》的新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

看到新闻,“草帽小分队”成员不约而同在朋友圈转发新闻,弥勒市西二镇政府也把“沃柑丰收上了央视”的好消息传回工厂,一时间成了热议的话题。

“草帽小分队”入村走访。

“草帽小分队”入村走访。

说起“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金水如油”的西二镇,“草帽小分队”感慨万千,和石漠化村庄的故事涌上心头。

早些年,西二镇政府以海泊村委会为示范点,引进龙头企业带动附近村委会一起发展沃柑种植。2020年,“草帽小分队”走村串户,听村干部说好几个村都在承包地,打算跟着海泊村一起种沃柑。

经过仔细调研,“草帽小分队”发现,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这地方石漠化严重还缺水,自己挖的水窖只有在5月雨季来临后才能蓄满水,每年3至5月是开花挂果的关键期,果树却得不到充分灌溉,果实品质和产量都不稳定,只能在本地自销,价格不会高。

在与镇政府、村委会多次研讨,“草帽小分队”的项目勘察“作业”雏形基本成型:援建大冲片区沃柑产业灌溉管网工程,接通大冲片区沃柑灌溉的主网,让沃柑产业得以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整个项目预计要花90余万元,可当年工厂帮扶资金预算有限,能不能得到厂里同意心里都没底。”“草帽小分队”的宋旭东回忆道。

绿圆塘水库至大冲山区“灌溉管网工程”热镀锌管安装3

绿圆塘水库至大冲山区“灌溉管网工程”热镀锌管安装。

但经过这次调研,“草帽小分队”坚定地认为,只有让村民实现自主“造血”,乡村发展才能持续向好。

于是他们做足了功课,效果图、施工图、预算方案……把一套完整齐全的“作业”带回了厂里,促成了工厂开会讨论研究,又派出专家组再次实地考察论证,最终方案如愿获批。

援建资金一到,弥勒市西二镇大冲村委会大冲片区沃柑产业灌溉管网工程实施方案就启动了。安装DN150热镀锌管5600米及其附属设施,C25砼浇筑镇墩及支墩76.86立方米,接通大冲片区沃柑灌溉的主网,也就是把铺设的管网接通到西二镇星光上寨绿圆塘水库,这个水库原本就与南盘江建有管道,两个水源间早已实现提水互补。绿圆塘总库容4万m³,完全可以满足旱季种植沃柑6000亩的提水,提水量可达280m³/h。一直记录工程建设的“草帽小分队”,心里越来越踏实,“种”下的希望因为“活水”的到来,要开始“发芽”啦!

之后,隔三差五再去西二镇大冲村委会的“草帽小分队”,看见沃柑树苗的腰挺直了,再后来看见树苗们长高了,再后来是花开花落,硕果累累……

西二镇乡村振兴办专职副主任李学海说,利用红河卷烟厂援建的灌溉管网,大冲村委会沃柑产业得以迅速壮大,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确保了6000亩沃柑得到科学灌溉,既实现沃柑的高品质又降低了种植成本,还促进了大冲村委会种植的多样化发展,现在,水果每亩产值达8000—10000元。昔日的石头山山变成了花果山,还带领群众在石头缝里育出了带动一方发展的绿色产业,让“金果果”填满群众“钱袋子”。

大冲片区沃柑喜获丰收。

大冲片区沃柑喜获丰收。

如何帮助村民发展生态鱼养殖,硬化村道、架路灯、建村民活动场所、修建垃圾池等等?一桩桩、一件件,“草帽小分队”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这也难怪,“草帽小分队”作为西二镇的荣誉村民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在脱贫攻坚时期,他们总是戴个草帽,在夏日里奔忙,村民们亲切地称呼红河卷烟厂脱贫攻坚战斗小分队为“草帽小分队”。

4月,西二镇的气温已经28度了,“草帽小分队”又戴着草帽来到西二镇,他们除了照看6000余亩的沃柑地,还要照看1000余亩的火龙果地、3000亩的甜脆玉米地、3000亩的西葫芦地,“草帽小分队”说,这些地都是灌溉管网在“浇水”,要管好!(李媛、施文平 文/图)

来源: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