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全民动 创新风 非遗文化浸万家

倮人“颠乐”是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种自娱自乐性歌舞,也是晋宁区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源远流长,是六街镇新寨村的“活化石”,并于2005年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倮人“颠乐”。
为打造“颠乐”文化品牌,晋宁区六街镇着力探索六街民族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加速“颠乐”文化传播,让传统村落中的非遗熠熠生辉。
走出六街,擦亮品牌火起来。晋宁区六街镇注重非遗“颠乐”的传承与发展,成功申报昆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昆明市晋宁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为“颠乐”的传承奠定基础,同时在区级部门的支持下,多次邀请知名艺术家指导、编排“颠乐”舞曲、舞美及演出服饰,打造精品节目。2021年11月30日,六街镇非遗“颠乐”代表晋宁区参加昆明市第六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银奖;2021年12月31日,六街镇“颠乐”代表昆明市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优秀奖。
倮人“颠乐”进校园。
进入校园,小传承人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六街镇彝族倮人文化,使“颠乐”文化向年轻一代传承,六街镇组织“颠乐”传承人和新寨、干海两个彝族村落的文艺队伍到六街一小、二小,利用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带动同学们从看到跳,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传统乐器月琴,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非遗传承人教授,师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形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倮人“颠乐”。
走进群众,全民共舞活起来。在晋宁区六街镇的努力之下,非遗“颠乐”的得到了较好地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播“颠乐”,六街镇开展了“颠乐”舞蹈音乐融入了少儿课间操、民族健身操、工间操的编排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将三种韵律操进行推广,特邀请区文化馆的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组织各村委会、学校、镇机关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续各学校、各村委会、镇机关将持续巩固教学成果,学有所成,所有所用,打破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局限,使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赵霈汐、施瑞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