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整董鎮:
"小花糯"激活鄉村產業鏈 "家門口"就業繪就富民新圖景
2025年03月04日14:11 |

在普洱市江城縣整董鎮曼灘村,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雲南鄉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已是一片忙碌。
工人們手腳麻利地將剛採收的小花糯玉米剝葉、清洗、蒸煮,真空包裝的鮮食玉米碼放整齊,即將發往上海、深圳等城市。
車間外,滿載玉米葉的三輪車駛向養殖場,這些曾經的“廢料”如今成了肉牛的“營養餐”,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這些‘邊角料’過去隻能燒掉,現在養牛戶都搶著要,牛糞經處理后返田,又成了玉米地的天然肥料。”老板胡勝元笑著指了指身后剝下來的玉米葉。
從種植到養殖,從田間到車間,一顆玉米串起了一條綠色產業鏈,也串起了村民們的增收希望。這條“種養循環”鏈,讓每畝玉米地綜合收益提升15%,更讓整董鎮的青山綠水多了生態味。
“以前每年都發愁要種什麼才能賺錢,現在租地有保底錢,心裡踏實。”村民刀麗美算了一筆賬,自家18畝地以每畝1100元流轉給公司,年收入超兩萬元,還能騰出時間到加工廠務工。據了解,目前公司已集中流轉土地2200余畝,惠及農戶190余戶。
加工車間裡,農戶咪光泰正熟練地給玉米真空包裝。“一月能賺4500元,下班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像她這樣的固定工還有44人,公司採取優先聘用脫貧戶、靈活用工等方式,讓村民實現了“務農+務工”雙收入。
從土地流轉到務工增收,從技術賦能到循環經濟,整董鎮以小花糯為紐帶,串聯起農戶、企業與市場的共贏鏈條。
隨著產業鏈的完善,“整董小花糯”的品牌故事將從邊疆小鎮傳向更遠的地方。車間裡忙碌的身影、賬本上增長的數字、田野間不熄的希望,共同詮釋著“產業強、就業穩、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真諦。(王耀萱)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