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江城

普洱江城:三個"一"疏通"紅色"網格化治理經絡

2025年03月04日12:03 |
小字號

普洱市江城縣圍繞網格化治理“一支隊伍、一個陣地、一套體系”的推進標准,將支部嵌入網格內,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新型基層治理體系,真正實現任務在網格落實,矛盾在網格發現,問題在網格解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圖片

建設一支隊伍 提升網格服務

健全“鄉(鎮)黨委—村(社區)黨總支—村(居)民小組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按照“遵循實際、規模適度、便於服務、有利治理”原則因地制宜劃分全縣網格634個,按照“網格由支部管理、支部建在網格上”的原則,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全覆蓋建立網格黨支部408個,配備網格黨組織書記408名,推動網格組織設置與網格治理相適應。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選”等方式,從“有熱情、有時間、有能力、有威信”的黨員骨干、離任村組干部、村民代表等人員中選擇配備“微網格”員2362名。進一步加強基層治理隊伍力量,實行定網格、定人員、定職責,將黨建、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民族團結、強邊固防等各類治理功能全部聚集到網格,並將關口前移、重心下沉、資源整合,打通基層治理“最后100米”。

建強一個陣地 增強網格功能

各級黨組織以實施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建強服務主陣地。將“微網格”劃分與先鋒隊有機銜接,深化拓展“新時代國門先鋒隊”成果,宣傳推廣“邊地阿耶”“中老邊境地區民間糾紛聯合調解室”和邊境管控“紅黑榜”示范帶動作用,支部帶領,黨員帶頭,營造全民爭當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員、鄉村振興帶頭人、強邊固防守護者等的良好氛圍,推進形成邊境地區守望互助、和諧共融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勐烈鎮“夜間巡邏隊”由36名社區黨員、轄區民輔警、先鋒隊員、退役軍人、入黨積極分子、熱心居民等組成,穿梭在黑夜的大街小巷中,為居民安全“保駕護航”﹔整董鎮“夜鷹”摩巡義警隊由27名基層民輔警、村組黨員干部、先鋒隊員組成,重點開展維護治安秩序、排查化解糾紛、應急救援、邊境巡邏守護等工作﹔老余寨村民小組建立“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形成茶葉生產經營銷售的利益共同體,並依托5個差異化的微信群開展“微治理”,及時為村民服務。

圖片

健全一項制度 規范網格管理

研究制定《江城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方案》,積極強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網格化治理體系。深化“鄉(鎮)吹哨、部門報到”管理制度,建立“六化六早”的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強化網格收集、及早發現,強化村社接報、及早介入,強化鄉(鎮)吹哨、及早化解,強化部門報到、及早處置,強化縣級督哨、及早辦結,強化末端評價、及早反饋,變被動處置為主動介入、變事后處置為提前預防,確保事態不激化、不升級、不擴大,消除在萌芽狀態。此外,不斷深化“訴調對接”“公調對接”“檢調對接”“流動法庭”“紅色微網格”基層治理等多種矛盾糾紛調解化解方式。2024年以來,各級調委會排查糾紛200余次,預防糾紛68件﹔受理各類矛盾糾紛620件,調解成功552件,調解成功率為89%。(肖宇雪)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