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普洱江城

普洱市江城縣大寨村:

產業路上“牛”勁足 鄉村振興有“犇”頭

2024年11月12日14:56 |
小字號

 江城縣勐烈鎮大寨村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及傳統種植養殖文化,將牛產業作為振興經濟、興邊富民的新引擎,不斷放大優勢、補齊短板,鼓牛氣、使牛勁、干牛事,走出一條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圖片

黨建引領,抓住產業發展“牛鼻子”

大寨村堅持“抓黨建、興牛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放貸優惠政策,積極探索“黃牛+保險+信貸”新路子,推出“村級集體經濟+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牛舍建設、飼養規模、養殖技術等,力推黃牛產業發展,讓江城黃牛養殖成為增加養殖戶收入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聚寶盆”。截至目前,全村黨員戶帶頭養牛30余戶1017頭,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圖片

政策扶持,夯實產業發展“定心石”

加大政策扶持宣傳力度,亮出“政策拳”,真正做到將政策傳遍“每家每戶”,切實提高群眾對牛產業政策的知曉率和群眾發展江城黃牛養殖產業的積極性,將養殖政策落實好,讓群眾養牛有信心有保障。2022年至今,新建肉牛養殖圈舍110余戶4900余平方米,共發放補助66萬元。

圖片

選優引強,培育產業發展“領頭雁”

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在技術引進、培訓引領上持續下苦功,把養殖技術培訓班開到村組、開到養殖場裡。累計開展肉牛養殖技術培訓20余期,專家到養殖場實地指導50余次,開展肉牛養殖技術交流、指導、咨詢服務座談會6次,通過手把手教,點對點帶,幫助群眾解決黃牛養殖過程中的問題和疑慮,進一步提高了農戶飼養管理水平。

圖片

拓寬銷售,鋪就產業發展“快車道”

從“養得好”到“賣得好”,為進一步做全產業鏈,讓江城黃牛能從田間到餐桌,大寨村龍頭企業江城縣綠創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創新“江城牧場”“進城”發展模式,進行黃牛肉制品的深度開發與加工,在向市場提供生鮮肉制品的基礎上,生產牛肉醬、牛肉干、油浸牛肉等食品,打造自己的“黃牛”品牌,將牛制品銷往上海、廣東、昆明等城市。與養殖戶建立合作關系,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創造大量的創業就業機會,解決銷售問題、提高養殖效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圖片

據了解,江城縣綠創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昆明開設“江城牧場”生鮮店20余家,年產值突破600萬余元。大寨村目前黃牛存欄4100余頭,其中能繁母牛1900余頭,年銷售黃牛1000余頭,實現銷售額1300余萬元。(馮雪)

來源:江城發布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