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玉溪市紅塔區人大常委會用好專項資金為群眾辦實事解民憂

2024年07月12日12:05 |
小字號

近年來,玉溪市紅塔區始終把辦好代表議案建議作為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回應民生訴求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作用,聚焦代表提出的“急、難、老、小”建議,讓代表建議辦理的民生實事落地落實,著力提升治理效能。2023年,全區共安排100萬元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實施13個項目,統籌209.3萬項目資金,充分體現了紅塔區人大常委會在推進代表建議辦理上的針對性、精准性、實效性。

“小建議”帶來“大民生”

履職盡責順民意

在研和街道東山社區,一條雜草叢生、崎嶇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的“煩心路”讓出行群眾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這條路每天有上百人通行,路況極差,尤其周邊還有小學和幼兒園,路旁的河道沒有護欄,容易產生安全隱患,修建這條路是群眾呼聲較高的民生工程。”紅塔區人大代表、東山社區黨總支書記潘光能說,在向區人大常委會提出關於東山社區小學及幼兒園側邊道路硬化加裝防護欄的建議后,區人大安排了7萬元資金補助,再加上社區自籌的22萬元,總共投資了29萬元用於道路修繕、護欄安裝及文化牆打造。項目於去年9月初開工,10月中旬竣工,僅用四十多天就完成了建設,兌現了對百姓的承諾。

“現在路好走了,車也好過了,出行順心、舒心,真的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和便利!”站在嶄新的道路上,社區居民潘壽富感慨道。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件件民之所向的建議能夠落地實施,背后蘊含的不僅是群眾的關心支持,更是代表們履職盡責的生動實踐。

改造后的東山社區小學及幼兒園側邊道路

“在代表提出建議后,我們還會組織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實地勘驗,篩選出預備項目上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審核,審核完畢后確定最終實施名單,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項目實施完畢后,再根據資金到位情況、項目建設效果、群眾滿意度等指標進行驗收,確保人大代表建議‘提得准、辦得好、落得實’。”紅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濤說。

“小資金”撬動“大項目”

多措並舉惠民生

玉溪第五小學正對面的這條道路,是李棋街道下赫社區群眾的進村道路,也是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此前道路入口狹窄,路面破損嚴重,加之沿路排水暗溝淤積,部分蓋板破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后,我們提出了對玉溪五小校園周邊道路進行修繕的建議,建議得到了區人大、企業及相關部門的支持。”紅塔區人大代表、下赫社區黨總支書記代寶盛說。

玉溪第五小學周邊道路修繕項目包括道路硬化美化和道路兩邊排污溝修繕。項目總投資22萬元,其中社區自籌14萬元,區人大補助資金8萬元,項目共拆除圍牆50米,修建道路64米,以及配套圍牆、排污溝渠建設。“我們通過代表建議的‘小項目’,特別是急難老小項目的申請,帶動了整個下赫社區幾個村組道路的修繕,通過‘小資金’撬動‘大項目’的實施,讓下赫社區老百姓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李棋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史忠明說。

改造后的玉溪第五小學對面道路

為積極推進人大代表建議辦理,紅塔區人大常委會自2023年開始,每年爭取財政預算專項資金100萬元,按一定原則分配給項目實施主體,加快推進項目實施。“資金補助原則上以‘雪中送炭’為主,其次考慮‘錦上添花’,優先安排代表在人代會期間提出的群眾身邊的急難老小建議,同時要求項目實施主體自籌部分資金,包裝策劃更多項目同步實施,確保每一筆資金用到實處,取得實效。”王濤說。

“小變化”助推“大發展”

為民解憂暖民心

飛井水庫是紅塔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出於對水源地的保護和管理,飛井水庫大壩路多年來一直處於封閉狀態,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而該路段又是春和中學學生、家長的必經之路,道路的封閉使得學生和家長需從旁邊村庄繞道才能到達學校,村庄道路坡陡彎大,極易發生交通事故,村民對於開通大壩路的需求日益增長。

為積極響應群眾訴求,紅塔區人大代表、飛井社區黨總支書記郭雲榮提出了關於飛井水庫大壩路開通及安裝周邊護欄的建議。建議提出后,紅塔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多次調研走訪並與相關部門協商討論,決定採取限時開放的方式,分時段對飛井水庫大壩路進行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7:00-7:30,下午17:25-18:40,開放時段允許學生和接送家長通行,節假日及學校放假期間正常封閉。為保障學生通行安全,區人大還補助資金15萬元、協調10萬元,街道、社區自籌資金4萬元,在大壩路增設防護欄及安全警示標志、標牌等。

改造並開通后的飛井水庫大壩路

飛井水庫大壩路採取分段限時開通的方式

“我家孩子讀初一,每天都要來接送四次,修通以后路比較近,接送孩子更方便了!”“以前往下面走危險較大,彎又多,坡又陡,現在從這裡過很安全!”前來接送孩子的居民紛紛感慨道。一個多小時分段限時的開通,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舉措變化,但背后體現的卻是生態環境保護與群眾生產生活訴求相互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在推進民生持續改善的同時,有效帶動了重點工作和特色產業的發展,也讓代表履職變得更加精准有效。

2023年,100萬元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累計撬動209.3萬元項目資金,完成代表建議事項13件,其中,水利建設方面4件,道路建設方面6件,環境衛生方面1件、文化廣場建設1件、農業生產1件,涉及北城、春和、李棋、大營街、高倉、研和、玉帶7個街道,真正實現了以“小資金”帶動“大項目”的實施。“2024年,紅塔區人大常委會將持續推進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統籌安排工作,突出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強專項資金監管,開展項目跟蹤問效,為推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王濤表示。

記者手記

代表履職 人大監督 政府作為

合力推動群眾訴求落地見效

紅塔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的統籌安排,不僅是代表傾聽民意、順應民生的職責使命,更是人大跟蹤督辦、監督問效的具體體現,各級黨委政府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的生動實踐,其形成的強大合力,讓群眾訴求變成了現實,持續有效推進了民生改善。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個好建議的提出,離不開代表的日常工作和積累,更離不開群眾的關心和支持。隻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真正了解基層最缺的是什麼,群眾最需要的是什麼,才能提出更多符合實際、貼近民生、順應發展的“好建議”,真正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春和街道黃草壩村委會公益性公墓道路硬化建設項目,大營街街道常裡社區高原特色農業基地柔性水池建設項目,龍潭社區黃泡種植基地灌溉水管網鋪設及排水設施建設項目……一樁樁、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充分體現了區人大堅持“民生為大”,為百姓謀幸福的初心與使命。

代表建議不僅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更關乎社會的平穩有序發展,必須毫不動搖推動建議的辦理和落實。紅塔區人大常委會採取重點建議班子成員領銜辦,急難老小建議專項資金側重辦的方式,推動建議辦結率逐年提高,建議辦結率從2021年的43.3%提高到了2023年的46.5%。紅塔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的撥付及使用,讓代表建議從“紙上”落到“地上”,群眾關心關切的“急難愁盼”民生實事得到有效解決,取得了“小資金辦大事、小實事贏民心”的可見實效,達到了黨委支持、人大推動、代表滿意、群眾點贊的效果。

在項目推進中,紅塔區還加大對項目資金、項目推進等方面的跟蹤督辦,確保項目取得實效。在各級人大的監督推動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很多項目在較短的時間便落地見效,充分體現了對代表建議辦理的關心和重視。具體實施過程中,社區還積極籌措資金,主動謀劃項目,辦成了一批想辦急辦而又難辦的民生實事,大幅改善了人居環境,極大提高了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代表履職、人大監督、政府作為,群眾從“急難愁盼”到“拍手稱贊”。紅塔區切實把辦好代表建議推動民生實事的解決作為彰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舉措,作為搭建代表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實現了以“小資金”贏得“大民心”,帶動“大發展”。(郭雨晨 施懷 陳旭)

來源:紅塔融媒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