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以“綠”美城繪畫卷 開窗見景更宜居

在實施綠美城市建設三年行動中,江城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城市特有的山、水、景等資源優勢,下足繡花功夫,增加城市“綠美”,縣城實現“一江帶城、山林相攜、長街短巷、綠蔭滿城”的美麗蛻變,讓綠美城市建設成果惠及每一個人。
沿著勐烈湖入城大道一路前行,錯落有致的綠植與花朵交相輝映,五彩繽紛的三角梅開得熱烈,一旁湖水倒映著連綿起伏的青山,使人仿佛置身於一幅精心繪制的風景畫中,散步、拍照的市民絡繹不絕。
環湖散步的市民白金順表示:“在這裡散步空氣好、綠化好,走到大壩那裡還可以做做肢體運動,每次環湖走一圈后感覺心情很愉快。”
在縣城區的街頭巷尾,一個個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如綠寶石般鑲嵌其中。走進江城縣氣象科普主題公園,提升改造后的樹木花卉錯落有致、郁郁蔥蔥,涼亭、門球場、衛生間、洗手台等設施一應俱全,市民在此鍛煉身體、駐足休息、遛娃賞花,享受著愜意時光。
市民馬英介紹說,自己家就住在這個公園附近,經常到這裡跳舞、鍛煉身體,因為公園建成時間過長,路面也變得凹凸不平,但是通過改造提升以后,綠化做得很好,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花花草草,讓人感到空氣清新,心情也變好了,天氣晴朗的傍晚到這裡遛娃、散步的人也很多。
平整寬敞的路面、整齊有序的停車位、郁郁蔥蔥的綠化、干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讓“開窗見綠、色彩繽紛”成為了提升改造后老舊小區居民的一種生活新常態。
家住農行小區的刀紅梅說:“改造過后的小區拆除了私搭亂建,停車位也變得規范起來,到處都是干干淨淨的,大家住著更舒心了,很多人都夸我們這個小區。”
2023年,江城縣積極爭取到1.1億元的專債和中央補助資金,持續提升改造21個老舊小區,共建成綠美社區12個。其中,獲評為省級綠美社區1個、備選省級綠美社區1個、獲評市級綠美社區3個,城市人居“底色”逐步凸顯。
在綠美城市建設過程中,江城縣結合城區“長街短巷”格局,以“綠道+生物多樣性+康養產業+觀光旅游”為建設理念,合理布局綠色出行、休閑健身、文化傳播的街區綠道網絡,完善沿線步道,增強綠道聯通性,先后建成3號市政路、濱河路、勐烈湖等3條綠美街道、3個綠美街區,提升3條林蔭路,實現城市“放眼見綠”。
江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王國輝介紹說:“截至2023年底,全縣新增城市綠地19.08公頃,建成區綠地面積186.09公頃,建成區綠地率達44.3%、綠化覆蓋率45.7%﹔公園綠地面積46.84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5平方米、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7%,林蔭路覆蓋率91.3%,萬人擁有綠道長度2.7公裡,打造綠美街道8.2公裡,建成綠美街區3個、綠美社區12個、各類公園17個。目前,江城縣綠美建市創建工作已通過省級考核,並完成公示。”
下一步,江城縣將立足"三國交融、三江交匯、三生希望"的地域優勢,展現"江有情、城有愛"的江城風貌,切實推動綠美城市建設,彰顯獨特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充分發揮"邊境中心城鎮"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朱榆倩 李麗婭)
來源:江城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