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

科技支撐建立雲南農業跨境重大病虫草害綠色防控體系

2024年05月01日09:28 |
小字號

“雲南農業跨境重大病虫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是雲南省科技廳2021年以“自上而下”方式組織實施的科技重大專項,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承擔。項目設置預警監測、關鍵技術研發和技術集成應用等5個任務,整合12家省內外科研單位、企業和技術推廣部門資源,聚焦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監測、預警與防控等系統研究,形成一套智能化預警監測技術體系,研發一批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和科學用藥的綠色防控新材料、新技術和新方法等科研成果,並通過技術集成實現產業化。

項目在德宏、保山和臨滄等6個沿邊州(市)開展適時監控,建立了以病虫害地面智能監測技術及移動調查技術為基礎,以物聯網採集、大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示為核心的實用型農業重大病虫害預警監測平台﹔累計研發出跨境重大病虫草害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關鍵技術22項,構建出11套綠色防控技術模式﹔發表研究論文32篇,其中SCI源期刊論文16篇﹔獲得國家專利22項,其中技術發明專利12項﹔編制並獲頒布實施雲南地方標准5項﹔項目組成員12人獲省級或州(市)級人才稱號。

項目在德宏、臨滄、保山、西雙版納、普洱和文山建立了6個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水稻、玉米、小麥、香蕉等作物累計核心示范面積7.34萬畝,3年節本增效達3609.99萬元﹔輻射帶動121.57萬畝,防控效果達90.0%以上,減少化學農藥應用30.0%以上﹔累計培訓國內外技術骨干1035人次。

項目建立起科研、企業、推廣、基地、加工等創新要素融合的“綠色防控體系”﹔發掘和利用雲南生物資源及其多樣性,對重大病虫草害實施綠色防控形成特色和優勢。建成了省部級的農業跨境生物綠色防控的重點實驗室、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創新平台。積極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合作與技術輻射。研發出一批綠色防控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方法等科研成果。經德宏、保山、臨滄、普洱、西雙版納和文山6個州(市)推廣應用,對農業跨境重大病虫草害,實現了安全、高效和綠色的防控目標,為糧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與服務。

來源:科技彩雲南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